1.尽量避免诱发因素,防止感冒,及时治疗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及龋齿等。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劳、淋雨、奔跑、过热、受凉或精神情绪方面的刺激,在哮喘不发作期间内应积极参加适当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如休息日带孩子到公园玩玩。秋季开始用冷水洗脸,提高抗寒力和自身抵抗力。此外,还应加强环境及个人清洁卫生。孩子卧室不要太潮湿,注意室内清洁通风,减少烟尘等不良刺激,被褥应经常洗晒。
 
    2.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看每次发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吸入某种气味引起的则今后就要避免。如果是吃某种食物引起,今后就不再吃这种食物。如找不到原因就需要到医院免疫科请医生查找,找到过敏原后可采用脱敏疗法,对预防发作有效。

    3.有些药物可以预防发作,如哮喘菌苗、新喘宁、色甘酸二钠、酮替芬等均需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最近上海售的英国制造的喘乐宁气雾剂,对哮喘发作不但有控制作用,还有预防作用。

    4.中医药预防发作。中医在疾病发作间歇期主张扶正培本,加强健脾益气补肾之法。麦味地黄丸有补肾、补肺虚兼有润肺、祛痰、宁咳止喘之功效。用量:1~3岁每日半至1丸,4~6岁每日1丸,7~10岁每日1~2丸,10岁以上每日2丸,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病例,每年服2~3个疗程,难治病例宜全年服用。

    5.穴位贴药:处方:灸白芥子21克,元胡(或白芷)12克,甘遂21克,细辛(或荜菝)12克,四味药共研细末,生姜汁调敷。以上为一人一年用量。每年夏季三伏天(7~8月间)使用。每次取1/3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稠膏状(每次用鲜生姜60克,洗净,浸泡后捣碎,挤出姜汁),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药膏直径3厘米);贴在背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穴位处(即在第3、6、7胸椎下旁开约5厘米处),然后再用橡皮膏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果贴后局部烧灼疼痛,可以提前取下;如局部微痒,或温热舒适感可以多贴几小时,等药干燥后再揭下。每隔10天贴一次,即初伏、中伏、三伏各贴一次,共贴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为了保证疗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本法对怕冷背寒,经常吐白稀痰等阳虚偏寒的患者效果较好;若怕热,经常吐黄粘痰等现象明显者,效果较差。

    ② 一般在晴天中午前后贴治为宜,阴雨天贴治影响疗效。

    ③ 5岁以下小儿,因皮肤过嫩,容易起泡,最好不用此法。

    ④ 贴前应将局部皮肤擦净,贴药未取下前,不宜活动过多,以免药物移动脱落。

    ⑤ 多数患者贴药后局部皮肤充血,发热发红,极少数有小丘疹、痒痛,过1~2天自然好转。

热点推荐

最新更新

简单版 触屏版 电脑版
小精灵手机版 060s.com
京ICP备0500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