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

学生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汇报:lOO+x =250(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lOO+x >200 lOO+x <300 lOO+x =250

小结:前面两个算式两边不相等,后面一个算式两边是相等的。

师引导: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板书:等式)

(5)让学生比较50+50=100与lOO+x =250两个等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思考,并交流得出:第一个等式没有未知数x ,第二个等式含有未知数x 。

教师小结:像lOO+x =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板书:方程)

(6)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不是。)

那么,方程有哪些特点?

归纳小结:方程的特点:是一个等式,且含有未知数。

三、巩固拓展

1.让学生仿照课本情境图,自己试着写一些方程。

注意指导学生:方程一定是等式,并含有未知数。

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再自主判断,最后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先说一说图意,再写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如:第一幅图天平的左边有两个重量是x g的球,右边是一个重50g的砝码,也就是两个x g的球的重量是50g,列方法表示为2x =50。第二幅图是一条线段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x ,一部分是73,这两部分总数是166,即x +73=166。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1.像lOO+x =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有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等式,一个是含有未知数。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全都是方程。

作业: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不平衡 平衡

lOO+x >200 lOO+x =250

lOO+x <300

像lOO+x =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数量关系式,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数量变化情况等。

总之,本节课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交流、讨论,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集体思维,加深对方程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将“等式”和“方程”进行直接对比。以使学生理解和区分“等式”和“方程”。口算题引入铺垫后,要再回过头来充分利用。在讲完“等式”和“方程”后再回到口算题上,将口算题通过变化由等式到既是等式又是方程,这样进行对比使学生弄明白“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