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析: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教学时我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不同寻常的美,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机整合语文教学,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荷花之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美。

1、创设情境,回忆古诗《小池》,背诵。

2、引入课文。

二、研读感悟,品味美。

(一)学生轻声快速朗读全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我是去公园玩的,为什么一进门就往荷花池边跑去呢?此时我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2、指名回答。

3、指导朗读。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如此吸引作者的荷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也去细细欣赏一番?

1、多媒体播放荷花录象,学生欣赏。

过渡:这一池荷花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美)

2、分析研读。

(1)学习描写荷叶的句子。

A、你认为这句美在哪?(只要学生说出绿、大即可。)

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说明荷叶多、密。)

师:老师这儿就有一些“碧绿的大圆盘”,谁来把它们“挨挨挤挤”地贴到黑板上?(生贴,师指导。)

C、多媒体出示相关画面,指导朗读。

你能把荷叶的美读出来吗?先自己练练,指名读,再请喜欢这句的同学齐读。

(2)学习描写荷花的句子。

A、学生汇报,师画简笔画。

B、在这里作者写出了荷花的几种姿势?(三种)

C、书上用了什么关联词?(有的…有的…有的…)

D、你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吗?

E、多媒体出示相关画面,指导朗读、表演。

谁能把荷花的美读出来?同桌互读,再指名读。

(3)学习过渡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

B、想一想,如果把“冒”换成“长”怎么样?有什么区别?

(“冒”可以体现荷花旺盛的生命力。)

C、你们想啊,这些美丽的荷花仙子从挨挨挤挤的荷叶间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呢?(组织学生想象说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

多媒体显示练习,学生畅所欲言。

过渡: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这一池荷花有了你们的想象力仿佛变得更美了,来,咱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段,读出荷叶和荷花的美。

D、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表演。

(四)感悟第三自然段。

1、师:是啊,这么多的荷花,远远望去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面对如此美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2、指名读作者的感慨。

3、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猜猜哪个画家这么有本事,能画出这么美的画呢?(大自然)

4、师:是啊,还有比大自然更美的景色吗?大自然是位能工巧匠,她能缔造出数不胜数的美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所以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呢?(热爱和保护大自然。)

过渡:让我们再一次欣赏大自然的杰作,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用心体会,一边欣赏一边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且思考一下: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仙子呢?

(课件呈现多幅荷花图片,并配乐供学生欣赏。)

指名赞美,不拘形式。

三、情景交融,升华美。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完全被美丽的荷花征服了,是呀,这么美的荷花任谁看了也会心驰神往,如痴如醉,看着看着,作者也陶醉了,陶醉在这美丽的荷花池中,陶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这时作者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呢?

1、师诵读第4、5自然段。

2、学生练读,同桌互读。

3、你最喜欢哪一句?读给大家听一听。

4、想象说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告诉你些什么?

过渡:这一池美丽的荷花让作者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也让你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让我们觉得自己就是荷花池中一位婀娜的荷花仙子,现在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你们能不能用优美的朗读再一次把大家带入这个美妙的世界呢?可以边读边表演,看看大家能不能感染在座的各位老师,让他们也变成婀娜的荷花,跟我们一起舞蹈。

四、多媒体显示全文内容,师生齐读齐表演。

五、作业设计。

回家后,把这篇课文美美地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感受荷花的美丽。

六、板书设计:

12.荷 花

闻-赏-赞-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