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宋录》、《庚申外史》

《平宋录》1卷,刘敏中撰。刘敏中历仕元世祖、成宗、武宗诸朝,《元史》有传。平生著述除本书外,尚有《中庵集》25卷,其中11卷是碑铭、墓志、行状,有关元前期的资料十分丰富。

本书专记元朝征服南宋经过。常见有《守山阁丛书》本。

《庚申外史》权衡编。权衡,字以制,号葛溪,元末明初江西吉安人。元顺帝至正年间曾隐居于河南漳德府一带28 年。不应元聘,著书甚多。本书记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一朝历史,因元顺帝生于庚申年(延祐七年,1320),称庚申帝,故书用此名。本书上起元统元年(1333),下迄至正二十八年(1368),全书用编年体写成。所纪史实,多为《元史》和其他著作所无,叙事生动、具体;由于作者在整个元末农民战争期间都在河南一带,对当时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多耳闻目睹,故本书对研究元末农民战争以及当时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在地名人名及事件年月上,由于作者根据一时传闻记录,无文书可以检寻,故不免有所抵牾,这是本书的不足之处。

此书《宝颜堂秘笈》、《学海类编》、《学津讨原》、《海山仙馆丛书》、《豫章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均曾收入,各本文字互有异同。1991年,中州出版社出版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为读者提供了很大方便。

《明氏实录》

1卷,明杨学可撰。学可名敏,字学可,以字行,人号清风先生,四川新都人。曾拜元儒杜圭为师,博通经史。当其学成之时,适逢元末兵起,乃避居云南昆明,讲论六经。后复归西蜀,其时适当明玉珍强盛之时,明玉珍授他国子助教,他坚辞不受。入明以后,赴京诉老疾,辞归西蜀,继续从事教书工作。明刘惟德为之撰《清风先生传》。

本书记元末农民起义四川首领明玉珍及其子事迹始末,较之《明太祖实录》中的《明玉珍传》,次序大体相同而内容更详细,就具体史实而论则互有异同,兹举二例:其一,关于明三其人,《明氏实录》称明三原姓万名胜,是明玉珍手下的一名战功卓著的人物,明玉珍称帝后复其姓名为万胜,拜为司马。但《明太祖实录》卷一六《明玉珍传》及张廷玉《明史·明玉珍传》均将万胜作 “明二”。徐松在《明氏实录》校补中已指出后两书的这一错误,并说“明三为是”。其二,关于明玉珍对待宗教的态度问题,《明氏实录》与《明太祖实录》的记载亦互有异同,相同的是两书均称明玉珍曾“去释老二教”;不同的是《明氏实录》载明玉珍在去释老二教的同时一并去弥勒堂,而《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则与此截然不同,说他是“去释老而专奉弥勒法”,这一问题既涉及明玉珍的宗教信仰及其对弥勒法的态度,又涉及他与元末南方红巾军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本书确有其重要价值,它既足与正史相互参考,又可订正如《明太祖实录》等史料价值很高的史籍的某些错误。此外,本书的成书年代,很有可能早于明建文时以方孝孺为总裁而编修的最初之《明太祖实录》。若如此,则本书更值得人们重视。加之作者为四川人,对明玉珍父子在四川的所作所为耳闻目睹,了解较深刻。这些均说明本书的史料价值较高。

本书原无注,清徐松据《明太祖实录》等为之校补,节省了后人翻检之劳,且在有些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收于《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第五集。此外尚有《学海类编》本等。1983年,四川重庆发现明玉珍《玄宫之碑》,为研究明玉珍事迹及整理本书提供了新的资料。

《保越录》、《高丽史》

《保越录》1卷,徐勉之撰。本书记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与张士诚两部争夺绍兴事。是年,朱元璋遣胡大海攻绍兴,张士诚将吕珍据守,三月不下,胡大海退去。当时张士诚已降元,本书作者站在元朝的立场,褒张贬朱。但对战争经过,叙述颇详,可补史文之缺。

本书常见有《学海类编》本。

《高丽史》139 卷,朝鲜李朝郑麟趾撰。作者奉王命修撰此书,书成于李朝文宗元年(明景泰二年,1451)。全书用汉文写成,体例悉仿中国正史。全书计分世家46卷,志 39卷,表2卷,传50卷,目录2卷,记载朝鲜历史上高丽王氏王朝的事迹。高丽王氏王朝起自918年,迄于1392年,大体与我国辽宋金元时期相当。凡 32主,其中熙宗至恭愍王凡11主在位期间(1200—1368)约当成吉思汗兴起至元朝灭亡。本书为了解高丽与蒙古、元朝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且对了解元朝的政治、经济、农民战争的活动等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本书有日本明治四十一年缩印三册本。1957年朝鲜平壤影印三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