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了解伽利略的疑问。

师:刚才同学们很认真地思考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伽利略也是。对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话,他还产生了怀疑,他想——(学生朗读伽利略的疑问)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6)理解伽利略的质疑。

①指名朗读描写伽利略产生疑问的语句。

②思考:读了伽利略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7)播放视频,理解伽利略的疑问。

①过渡:是啊,伽利略发现了一个事实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段话实在是太难读懂了,为了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伽利略的想法,老师找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

②观看课件视频。

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内容,并且能利用形象的视频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以此达到教学的目标。)

4.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问:看完了视频,我们也了解了伽利略的想法,一个事实怎么可能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呢?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伽利略是怎样进行试验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四、五、六自然段,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

(2)学生朗读四、五、六自然段,画出句子。

(3)汇报交流。

①出示句子: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②朗读指导。

③品读句子,展开想象。

问:伽利略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反复”是什么意思?他是怎样反复做试验的呢?

④学生用想想说话。(引导学生从伽利略用不同重量的铁球做实验和他在不同的地方做实验,两个方面展开想象说话。)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能抓住重点的词语来品味句子,感受句子的魅力,同时通过情景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得到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通过具体事例学习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①问:伽利略反复地做了许多次试验,他还要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呢!消息很快传开了,别人都有哪些反应?

②指名汇报。

③出示: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④朗用责备和嘲笑的语气读指导朗读对话。(学生练习读、教师范读、指名读)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