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儿童智力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实际观察发现,6岁以前的儿童对音乐有着天生的亲和力。而6岁以后,孩子的理性思维渐渐得到加强,知识越来越丰富,对形象性较强的音乐反而会逐渐地不敏感了。

那么,音乐为什么能开发人(尤其是儿童)的智力呢?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婴幼儿最初对音响感觉产生反应是在出生后三四周的时候;到4个月时,孩子对有节奏的声音(如拍打手鼓发出的声响)产生兴趣;到了一岁半,小宝宝会自发地哼唱不成调的“歌曲”;2周岁时能唱几句“正正经经”的歌曲,并有明显的节奏反应;3周岁时可以成段、成首地唱歌,也能够记忆旋律;4周岁时孩子就能边游戏边唱歌,音调、音高已经相当准确。

孩子在认识事物、了解身边的世界、学习人生知识的过程中,最早使用的器官是耳朵,使用最多的器官也是耳朵。孩子会用最纯真、最不带成见的听觉去感受世界上的一切音响,而音乐则是内容丰富、形式完美的音响组合。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单念词的儿歌和谱上曲子的儿歌,后者会更快地被孩子记住;光有动作的舞蹈和伴有琴声(或节奏)的舞蹈,肯定是后者更容易学会。这是因为,语言、音乐是由左、右脑分管的,“念”的歌只被一侧大脑接受,而“唱”的歌则因为有词有曲,就能同时作用于两侧大脑,使孩子能合理、全面地使用左右两侧大脑的功能,促进两侧半球功能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记忆和思维能力。光有动作的舞蹈和伴有音乐的舞蹈也是同一个道理。正是因为这个原理,所以音乐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音乐对人类智力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能加强人的记忆力。欣赏或演奏乐曲,能强化人的精神、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都得到锻炼,并能加强情绪体验记忆。长期搞音乐的人,不仅有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都比正常人突出。生理学家也为我们找到了有关音乐促进记忆的奥秘:因为人的记忆过程与大脑的“边缘系统”有密切关系,而音乐能刺激“边缘系统”分泌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增多,这些物质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促进了记忆能力。

音乐对智力的第二种作用,是加强人的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警卫。也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护者,它能够捕捉信息,并能“聚精会神”,使思维焦点集中。人在欣赏或演奏乐曲中,必定要使注意力集中起来才行,经过长期的音乐实践,其注意力也必定会得到加强。

音乐对智力的第三种作用,是能促进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力的源泉。

音乐对智力的第四种作用,是培养人脑的抽象思维能力。音乐形象是比较抽象的艺术形式,没有具体的颜色、形态等外观形象,只能通过思维来理解。音律、节奏、乐曲结构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几乎可以和“科学皇后”——数学的高度逻辑性相媲美。因此,经常欣赏和演奏音乐,可以启发智慧,加强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