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人物资料

宋庆龄

(1893~1981)

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

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大学。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继续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7和1929年被国际反帝国主义同盟大会选为名誉主席,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31年回国,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批评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对内反共压迫人民的政策。1932年底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争取民主权利的革命者。

1933年当选远东反帝反战同盟中国分会主席。后联合爱国人士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成立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积极支持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募集医药物资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斗争。1945年9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呼吁美国人民制止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又创办“中国福利基金会”,从事妇幼福利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后历任国家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1950年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发言,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1年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1952年,她当选为亚洲和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

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我一定要等她》

1. 易错字:

本课容易写错的字有“释”,左半部是“撇、点、撇”再加上一个“木”。

“宋、折、件、惦”用记部件的方法来记。

2. 字词义:

惋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变化表示同情、可惜。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3. 理解内容

本课是一篇叙事文,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不失约会,放弃跟家人一起去做客而等候小伙伴的事,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全文分为5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1自然段写事情的起因:宋庆龄答应了小珍的请求,第二天上午在家里教她折花篮。

第2、3、4三个自然段写事情的经过,讲的是为了等小珍,宋庆龄没有跟家里人去李伯伯家做客,一个人在家里专心等待,可是小珍没有来。这个等的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第一折:第二天一早,父亲宣布全家人要到李伯伯家去做客。宋庆龄先是很高兴,转而又想起跟小珍有约在先,决定不去做客。父亲劝宋庆龄去李伯伯家,并且还有弥补的措施,但是宋庆龄提出不能不讲信用,表示一定要等小珍。

第二折:宋庆龄等到十点多,始终没见到小珍来,但是仍旧耐心的等下去。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到讲信用是多么不简单。她放弃了去做客这件快乐的事情,默默忍受对方“失信”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

第三折:十二点过后,爸爸妈妈都从李伯伯家回来了,可是小珍还是没有来。爸爸感到惋惜,妈妈却夸她是个好孩子。

第5自然段写故事的结尾,交待了小珍没有来的原因:原来前一天夜里小珍生病住进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