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6页、88、89页练习十八1—4

二、设计思想: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与思考,我发现这节课不但要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更在尝试将生活与数学有效地联系,因此,我在本节课里,致力于精心搭建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

1.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2.通过精心设计的、有效指导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从而建立观念。

3.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4.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二分硬币、1台盘秤、天平、体重秤、弹簧秤、一包1000克的盐、

2、小组准备:一袋1千克的盐;水果、二分的硬币、收集带有重量标识的商品。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

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体验:

1.认识质量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