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利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

1.使同学们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同学们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同学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2.使同学们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植树问题(三种情况)”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把从植树问题中总结出的规律准确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过程:

课前激趣渗透:

1.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就是我们国家法定的植树节。你们知道植树都有什么好处吗?(树木能调节温度、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美观等作用)树木有这么多好的好处,怪不得我们要多栽种树木呢! 你看,(出示路边的一排树)这些树栽成一排排的,多整齐多美观呀!

2.其实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一、激趣导入:

1.师伸出手掌,生观察有什么数学问题,使学生理解“间隔”。

2.出示学校招聘启事:

招聘启示

学校将对校园进一步绿化,特聘请校园设计师一名

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小学

2007年4月24日

二、操作探究:

3.比一比谁的方案多:

例: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可用线段图表示小路)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结果:(投影展示)

教师质疑:为什么同样是20米的小路,为什么有的认为是种4棵树,有的是种5棵树,还有的是种6棵树呢?

6.教师投影三种植树情况,学生观察 :

(1)给三种植树方法起个名字(两端都植,两端都不植,一端植一端不植)

(2)学生观察三种情况中树的棵数和间隔有什么样的关系。

(3)出示表格,根据上边植树情况总结出三种方案中棵数与间隔的关系。

(4)根据上边总结出来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来说出根据棵数说出间隔数。

三、实际应用:

1.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2.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在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3.一根10米长的木头,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四、说一说。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像植树问题这样的现象呢?

小组同学说说,然后汇报情况。如手指与间隔,栏杆与间隔,站队列,插彩旗,种白菜,围墙柱子,作业本的横线与间隔……

5.四(2)班22人做早操,平均排成2列纵队,每2位同学的距离是5分米,从第一位同学到最后一位同学的距离有多少米?

6.“六一”庆祝,同学们布置教室,挂了7只红灯笼,每两只红灯笼之间挂2只黄灯笼,你知道同学们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吗?

五、谈谈自己的收获:

本课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对自己满意吗?

六、巩固提高:

1.陈老师去某班教室,从一楼开始,每走一层有32个台阶,一共走了96个台阶,你知道陈老师去几楼的教室吗?

2.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3.刘翔奥运会跨栏跑:(投影图片,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为中国人而骄傲,锻炼身体)

(投影图片)

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为13.72米,

中间共有10个栏,栏间距离为9.14米,

最后一栏至终点的距离是14.02米

你们知道他从起点到终点跑了多少米吗?

课后反思:

这节课,通过生活情景的呈现,学生不但了解了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而且把三种不同情况的植树问题存在的规律进行了比较,并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生活情景的呈现,使整节课课充满了生活气息;从学生的心理上分析,学生是最愿意帮老师解决问题的,这一教学手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节课,也切实让认知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学生兴致盎然,乐学、爱学,学得主动,学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