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北师大版模式实施以来,听了好多老师的课,在问题情境这一环,都是出示情境图,老师提问:“看了情境图,大家能获取那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千篇一律。然后学生就说啊、提啊,问题五花八门,没有主题。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宝贵的时间,而且抓不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的老师还一一去解决学生提出的不沾边际的问题,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学生也听得莫名其妙。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问题源于情境,问题情境教学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题教学法或谈话法。从后来的教育家的主张和观点中也可找到问题情境教学的踪影,如布鲁纳的问题教学法(又称发现法)也主张创设问题情境,他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数学问题情境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数学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还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对数学的热爱等。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是新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以人为本”、“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个一线教师力求的理想境界。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学生的能力发展通常是借助问题、解疑来实现的。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包括学生质疑、教师提问。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学习和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高的有效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高效。在课堂实践中,许多教师能有意识地关注有效问题,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改进完善。

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高效,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让学生产生真正的质疑。我觉得老师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学生质疑,不可放任自流

情境图是学生的眼睛,从情境图着手质疑,往往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有些教师为了充分体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管是什么内容的教学,经常喜欢在出示情境图后追问:“看了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情境图上的有些信息是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学生看了情境之后,肯定会提出高效,有价值的问题。这类问题能帮助学生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也体现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但情境图上有些信息是没有思考的价值、质疑的价值,学生只是投教师所好,提出了一个个称不上问题的“问题”。

其实,有些问题只要预习一下教学内容就能提出的,有些问题只要做一些资料的收集工作也能及时解决。教师不分具体情况,不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一味地让学生提问,不但使问题有流于形式之嫌,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另外,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不能放弃自己的引导作用。看完情境图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预习教学内容,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梳理有价值的问题,指导深入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赞可夫语)。指导学生有效质疑,有效提问,是在行动中解读“以学生为本,终身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做有心人,多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就能张开探究双翅,激发出创新的灵感。

二、课前精心预设,体现问题价值

教学中学生提出问的有效与否是学生已有知识的一种流露,是平时积累知识的一种表达,是学生能力的一种体现。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是否敏锐地捕捉学生提出问题的细节,提出的问题是否与已有知识连贯,是否有价值。

在课前教师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里各取所好,自由表现同时,要及时引导学生不要偏离航线。就要求我们教师及要时发现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价值问题的诱因进行点拨,引领学生去提问。去提出真正高效,有价值的问题。

总之,要让学生能提出高效,有价值的问题,不提那些低效,无效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要靠我们广大教师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培养,点拨,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才能让学生从情境图中受到启迪,有所收获。

新平县第二小学 罗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