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真的疯了!

【案例二】一到双休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就忙得不可开交。有些家长说:“人家的孩子都补了,你不补不行呀,你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它的孩子差吧。”

【案例三】小一是个聪明的小男孩,今年暑假他又参加了小提琴补习班,每天的背着比头关还大的小提琴,头上的汗就没有干过。有一天,他把琴摔了个粉碎。对他妈妈说:“我不学了,你天天要我比别人强,我为什么要比别人强?”

【聚焦】武汉市最近举行的“楚才杯”国际中小学作文比赛,有3000名小学生不约而同地将妈妈刻画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吼”等形象。将自己妈妈“妖魔化”的背后,透露出学生面对家长们强迫“培优”的无奈……

“不是妈妈在逼孩子,而是教育现状在逼妈妈!”这是家长的呼喊。

“怎么敢不逼着孩子培优?”刘芳每月做家政挣来800元钱,全部用于儿子培优,老师不收孩子,她心里发慌;微软招聘题进了初一考卷,全班惟一没培优的儿子只能望题兴叹,成绩直线下滑,让妈妈楼闻不得不向“妖魔化”妈妈们看齐取经……

“如果岳飞的妈妈还在,就不会刺精忠报国,而是刺金榜题名。现实和历史一样残酷!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状况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迟早应该纠正,否则崩盘的将不仅是母子关系。

【反思】马克·吐温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任何人是没有权利让它变成苦涩的。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发展。在有关的调查中发现,现在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实验课,用电脑学习,读课外书。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我们的教育呢?最近在网上看了不少孩子写给家长的信,孩子们复杂而又多愁的内心里受到了家长太多的压抑,而这其中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的矛盾占80%多。

现代育儿之父本杰明·斯波克说过: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学习阶段就习得一种信念,确信人类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照着自己的理想生活。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线,让学生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自由奔跑。总有一天,他们会自己喜欢上自己需要的才能。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提出了儿童的最佳才能区的概念。他说,孩子能够成功,在于选择了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才能区,孩子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我们只是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调控方向,不让孩子失足,把握学生的闪光点,发挥闪光点的优势,带动其它智力因素的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从平凡中发现伟大,在平庸中寻找快乐!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