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入

师:预习过课文吧?考考你,这是一篇写人的还是写风筝的文章?

生:写人的。

师:主人公是——

生:刘老师。

师: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什么?

生:要写出任务的品质、特点;要用具体事例,即用故事写人。

师:那么,用故事写人有什么奥秘吗?有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理想的风筝》,等到把故事读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就会一个一个冒出来了!

二、研究“故事的分配”

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几个故事?请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生快速默读)

师:第四自然段,写了刘老师的一个故事:为大家讲故事。谁能用三个字归纳?(板书:讲故事)

(生读板书)

师:第五自然段,也写了刘老师的一个故事,默读第五自然段,谁能用三个字,概括这个故事。

(生读后,师板书:写板书)

师:课文的第八自然段、第九自然段,也都写了一个故事。请你快读默读,也各用三个字概括。

生:第八自然段写“放风筝”。

生:第九自然段写“追线拐”。

师:课文写了四个故事——

(生读板书:讲故事、写板书、放风筝、追线拐。)

师:课文用四个故事来写人,记住:用故事来写人。(板书:用故事来写人。生读)

师:放风筝、追风筝,这两个故事,都是发生在课余的。讲故事、写板书,都是发生在——

生:课上的。

师:作者写了四个故事,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上,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余,你说这是巧合,还是作者有意的安排?

生:有意的。

师:有意的安排,这就叫“构思”。

三、研究“故事的长短”

师:请你数一数,“讲故事”,也就是第四自然段,大概有几行?

生:大概有13.5行。

师:再数一数,“写板书”,第五自然段大概有几行?

生:7行。

师:再数一数,“放风筝”,第八自然段大概有几行?

生:11行。

师:再数一数,“追风筝”,大概有几行?

生:7行。

师:你看,“课上”的两个故事:一长一短,先长后短;“课余”的两个故事:一长一短,先长后短。这是巧合,还是有意?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