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科学精神”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小学课本里的议论文在这篇课文之前还有一篇是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但《为人民服务》是议论文中作为政论和演讲文体的代表,阅读起来要难得多。而这篇课文的属于标准的议论文,简单易学,所以在教学时我把这一课提前教学,为学生初学议论文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课文,我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二是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学习议论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突破教学重难点:一是找出观点,理解观点;二是学习事例,体会涵义;三是探究结论,揭示含义;四是点明写法,随文练笔。一节课上下来,从指导学生读文到仿写,我感觉学生对于议论文这种文体的认识还是达到了预期目标。在指导正确理解课题的含义上,在读文过程中,对于文中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一读就懂,我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然后通过填表检查读书效果。然而对于科学家们从“疑问”到求得“真理”的过程的复杂性,却缺少深层次的理解。有些重点的语句,学生读书时只是从文字表面滑过去,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才会关注。教学中,我设置问题:看来真理就在我们的身边。老师想问一问,你发现了真理吗?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不能发现真理,这就说明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在品读中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体会和感悟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突破了教学难点。

通过上课,我也发现自己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不足:一是通过读写仿写,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形式有了了解,但是议论文的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如较多地采用假设、条件关系的句式来表述,自己也忽略了。二是在练笔的设计上没有层次,两个小练笔都由我代写了开头结尾。三是一个不良的习惯,有时讲着讲着就比较急着替学生说出来,习惯性担心学生说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