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随堂听了两位老师的《积的近似值》一课,觉得有做一番比较的必要:

片断一:(教师甲执教)

师出示例题“一种菜油每千克售价8 .16元,王成买1. 4千克,李勇买 1. 6千克,两人各应付多少元?”,后组织学生审题并列式计算。

两生板演:8 .16× 1.4=11.424(元)

8 .16 ×1.6=13.056(元)

(竖式略)

师:你们对结果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短暂沉默,有的学生偷偷翻课本┉)

生1:我觉得应该保留两位小数。

生2;人民币最小是分,所以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分比较好。

师:说的很好,付钱时的确应该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分,保留两位小数。

(板书:8 .16×1 .4=11 .424≈11. 42元 8 .16 ×1 .6=13 .056≈13 .06元

师接着举例讲解如何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及三位小数,然后小结取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下略)

片断二:(教师乙执教)

师:今天上班路上,老师买了一串香蕉,请同学们帮我再复称一下,算一算,猜猜我付了多少钱?(取出电子台称和香蕉放讲台上)

立即有两个男生自告奋勇冲到讲台上:我来我来……

生1:老师,香蕉重1. 81千克,价格是多少?

师:哦,每公斤3 .6元。

(学生低头计算)

生1:(快速冲口而出)1 .81×3. 6=6 .516元,应付6 .516元。

生2:不对,6厘怎么付,应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付6. 52元。

生3:不对,现在谁还用到分,2分也四舍抹去,保留一位小数付6 .5元就可以了。

生4:保留整数也可以,6 .5约等于7,付7元。

生5:乱说,买东西哪有多付钱的,我看可以和老板还价,付6元得了,5角也抹去了。

生6:老师,到底谁对啊?

师:同学们刚才都讲得非常好,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些乘积不需要保留很多位数,可以根椐需要,取积的近似值,一般最常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如刚才第2和第3位同学的方法(具体讲解过程略)

生7:买东西时,6 .5元的东西付6元也是经常有的,那肯定不是四舍五入,是什么呢?

师:是啊,除了用“四舍五入”取积的近似值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用进一法,去尾法取积的近似值,6 .5元付6元就是去尾法,这些我们可以以后再学。(下略)

两个片断反映的都是《积的近似值》一课导入部分的教学实录,由于在教学理念上的差异,所以课堂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试比较如下:

1.选材的不同:教师甲选取教学素材不敢越“教材”这个雷池一步,照搬课本例题,按部就班地组织审题计算,导致的后果是学生也习惯性地偷偷看课本,在将课本上答案搬出后,师生“皆大欢喜”,没有异议,也就扼杀了独立思考,可悲!教师乙的选材摒弃了课本,将一个来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带进了课堂,以“猜猜付了多少钱?”这样的提问切入了主题,于是学生争先恐后想要帮忙,自告奋勇冲上讲台,可喜!

2.目标指向的不同:教师甲的课堂明显走向了封闭,而教师乙的课堂却呈“活化”状态,原因在于教师甲的教学理念倾向于让学生学会如何解题,因此,在学生说出精确到分后,教师就匆忙下结论,关闭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教师引导的目的是带着学生走向课本上的答案,而封闭必然会导致僵化,教师乙则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寓于一个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这个内容是现实的,学生有生活基础的,在教师以“猜一猜”这种开放式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完全不受教材的束缚,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然后在教师的知识小结后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开放是活化的前提。

3.效果的不同:教师甲的教学由于敲上了“封闭”的烙印,可以预见,学生只会解决课本上那些要求明确,答案唯一的习题,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会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而教师乙的教学注重与生活的结合,注重了策略的选择,同时又不放松基础知识与技能,因此,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往往能做到策略多样,方法多元。的确,在两堂课后面进行的练习部分中,也正验证了这一点,这里就不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