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完《游园不值》,回顾自己的课堂,不由让我想起了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我想,窦老师的所提的“超越教材”也就是要求教师能钻研教材,实现主题意义的新创造吧!

一直以来,“教材即知识”的观念束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地教教村,惟教材独尊。但实际上,教材只是“一种范例”,它只是学生发展和进行师生对话的“中介和话题”。因此,只有转变曾长期固守在教师头脑中的“绝对化”“权威化”“圣经式”的教材观,树立新型的解读教材的观念,教材方能以新的方式发挥传递人类文化的功能,解读中才能有实现主题意义的新创造,才能使教师在使用教材、在引导学生的交往中让他们获得心灵的对话和发展。

古诗《游园不值》我曾经作为实践课进行执教,但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重新审视,在文本主题意义的创造上作了新的尝试。我主要将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自主学习,个性阅读”阶段。这一部分教学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近文本,让他们用自己已有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感悟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如让学生想象园内的春色,并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练习说话,丰富文本内涵),用自己的语言将诗句意思进行重组。学生们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与收获,这是他们对古诗的初步接触,也透着学生的个性理解。但是,如何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理性,使文本的主题意义有新意呢?我便带领学生进入第二层次的阅读。

二是“合作探究,理性阅读”阶段。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文本主题意义挖掘,让古诗有新的内涵。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对文本进行理性的解读。通过学习,不仅让学生懂得诗句的字面意思,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合作探究的学习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①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两句诗,能联系前两句诗所提供的意境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因为当我抬头时看到园里的一枝红杏已经伸到墙外来了。②启发学生思考: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之外还有没有更深层的意思呢?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和交流,互相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让学生体会园子和红杏的象征意义,初步感知这两名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的。③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这样的事例来说明这两句诗蕴含的道理是正确的,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这两句诗。我想,这个层次的教学,学生一定会对这千古佳句有更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一定会活化这两句名诗的运用。

三是“读写结合,人性阅读”阶段。我让学生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由于有了前边的铺垫,此时的学生奋笔疾书,再无平时写作时的愁眉苦脸了。是啊,学生由说到写,说,说出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写,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感情。他们“情动而辞发”。从学生反馈的内容来看,好多同学不仅写好了园内美丽的春光,而且将名句所富含的哲理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写出了自己所明白的道理,一并反馈在作文中。

这样做,师生共赢,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仅得到了落实,而且文本的主题意义得到了新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