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中明确指出: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是维持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健康心理的必要途径。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一起生活的同龄群体是培育幼儿健康心理的良好土壤。在日常的教学、游戏活动中,许多教师已注意到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学习。但因班级人数多,有些操作、表演活动只能通过选代表的方式来完成。为了节省时间,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很多老师总是习惯于指定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做代表。这样做无形中扼杀了其他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忽略了他们民主、公正、平等、协商等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束缚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容易导致他们在活动中产生受挫感、麻木感、失落感、嫉妒感等不健康心理。

那么,按照幼儿自己的心愿,他们会怎样选代表呢?笔者设置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合作场景,探析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参与协商的心态,从中寻找指导幼儿合作的有效策略,力图为今后更加和谐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客观的依据。

合作背景

初春是播种的最佳时机,我们在大班适时地开展了集体种植活动。由于班额较多、活动室较小,所以决定每桌五个小朋友共同种植一盆丝瓜。在运土、松土、选种、挖洞、盖土等一系列分工合作活动后,我请每桌自行设计标志,通过协商选出一名代表在标签纸上画出来,贴在花盆上,便于以后观察记录。

协商实录

第一桌:“代表选出来了吗?”“我!”“我!”……所有的小手都举了起来。“你们自己选出一个代表来吧?”我没有在此多作停留。

第二桌:“老师,我们选王凡,他画画最好。”三个小朋友同时指着满脸笑容的王凡。只是调皮的丁晨叫嚷着:“老师,我也想画标签。”“丁晨也想画,怎么办?”我把问题抛给孩子。“可以比赛猜谜语。”一个孩子出主意。可王凡不同意:“我也选自己,我画画比丁晨好!”僵持了很久,还是丁晨退了下来,因为有同伴对他说:“你画得不好,我们不选你。”他撅着嘴低下了头。

第三桌:“我选黄婧,我看见她的画经常得三颗星呢。”“我选曹云,他写的数字很漂亮,我想他画画一定也很好。”这一桌讨论得很热烈。“那选谁呢?”我故作为难。“把他们的绘画本拿来比一比,就知道了。”五个圆圆的脑袋凑在一起,认真欣赏、评比这两个小朋友的作品。最后,大家得出结论:“黄婧的五角星多,就由她来画标记——彩虹。”

第四桌:到这张桌子的时候我看见文文的眼睛红红的,便问她怎么了。“她要画标记,有两个小朋友不同意,她就哭了。”文文的同桌告诉我。“那你们选了谁?”“就选文文吧,她都哭了。我妈妈说,男孩子要让着女孩子。”一个男孩子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同伴点头表示赞同。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