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几年来对一些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学生做不出习题的原因,针对各种做不出习题的原因,提出克服与消除"听懂了课,做不出来题"这种现象的看法和认识。克服"听懂了课,做不出来题"这种现象,并相应改革数学课的教学,以达到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反映"听懂了课,但做不出题"。这种现象在一些生源比较差的中学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把这归结为学生没有真正听懂课,而是"似懂非懂"或"不懂装懂",因此就必然做不出习题。对于这个结论我有不同的认识。

根据我自己数学教学的实践,以及几年来对一些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我发现学生做不出习题的原因。似懂非懂有之;不懂装懂亦有之;但大多数情况确实是听懂了课,而做不出来习题,这一现象在高年级尤为突出,在课程的复习阶段也较突出。为了使同行们能同意我的这个结论,首先举一例。我们担任数学课的教师们可以说是弄懂、弄精了教材的,但是我们中不少人有时不也为一些并不很难的习题而大伤脑筋,甚至无法解答吗?这个就足够说明了"学生听懂了课,而做不出来习题"的现象确实存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数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反映"听懂了课,但做不出习题"这种现象,在一些生源比较差的中学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通过自己数学教学的实践,以

其一,学生双基差。由于本章节中所学的知识与前面旧知识联系不大,生也能听懂课,但是习题中又涉及到一些本来没有掌握的旧知识,因此就做不来习题;或者学生在做题时思考方向虽也正确,但由于基本技能差表达不出来,因而也做不来习题。

其二,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课堂上讲了定理、公式、法则或例题,而往往在习题中出现的学生所没有见过的新问题,并不是简单地模仿例题,而是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性地思维才能解决。教师有时对于学生的认识过程不了解,对于习题的难度认识不足,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习题与例题比较,跳跃幅度太大,学生根本就跳不上去。这也造成了听懂了课,做不来题的现象。

其三,教学思想落后,教法陈腐。课堂上只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能力。教法上为了使学生"听懂"、"听起来不费力",把课本"嚼碎、嚼细"然后灌注给学生。并且津津乐道于讲得细,学生听得懂。其结果使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能力得不到有意识地培养。有的教师还认为只要学生熟记公式、定理、法则和例题,记住题型就能学好数学。其结果是有的学生双基虽然较好,但非常缺乏创造性,缺乏想象力,一遇到"没见过"的题目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