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潜能 发挥主体地位

xxd

《21世纪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转变思想,把新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还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不是硬性地灌输给学生一些知识,而是让他们通过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即先做后学。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之初,我让学生周末陪家长到商场买东西,然后将付款单带到课堂上交流,让学生说说付款单中的意思,从而使学生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比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可先让学生到操场上拣7个小石子,然后在画有一个圆圈的桌上反复投掷并记录每次投掷后圈内、外的石子数,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感知识更新的组成;在教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时可组织一次缝纽扣等比赛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比和比例”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水杉树高。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而是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当今,我们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些,能自主学习,自愿学习。自愿则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数学学习中只有让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才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参与的空间。教师应当积极的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思考的教学氛围。通过活动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