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对“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要恰当”、“适时运用媒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教学板书美观”、“教态亲切自然”、“时间控制恰到好处”等孜孜以求,曾经对一节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一帆风顺的课给予热烈的掌声;曾经对一节课教师讲完结束语正好响起下课的铃声赞不绝口;曾经对一节课的板书工整得像一首小诗格外看好。

的确,这样的课很中看、很精彩、很“完美”,但深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中评不中用”、“中看不中用”的“完美”的课,是以牺牲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为代价的,是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遗失,是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弱化。他关注的不是学生,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是怎样学到的?而是自己,是自己的教学“预设”。

是的,我们要追求“完美”,但我们更要追求教学的本真——学生健康的发展和需求,我们的视线焦点必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变成我们的教学践行 。力求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学”,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真正当成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独特个性的人对待,唯此,才是教育的本真。

掌声雷动的课并不一定是好课,有特色的、符合课改方向的课才是好课;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一帆风顺的课不一定是好课,磕磕碰碰、一波三折、柳暗花明的课才是好课。“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我们追求‘真实 、朴实 、扎实’的最高教学境界,我们更要追寻教师那种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崔峦老师语)

真实的课堂应是“学习共同体”的双边互动,学呼唤着教,教催生着学,质疑与探究并行,求索与遐思共进。

真实的课堂,应该像农民在田里种地,工人在工厂做工一样自然、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