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代名臣魏征死后,唐太宗悼念他时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盛衰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是一句被后世广为传诵的名言,但这里有不准确的地方,唐太宗其实不是以魏征为镜子,来察看自己的得失,他借鉴的镜子其实是隋炀帝杨广。魏征不过是位目力奇准,又敢于校正唐太宗过失的好监督而已。

从以上的名言典故我们不难知道“镜子”所发挥的作用,也不难体会到“以人为镜”所给人们带来的收益。而在我们教学中所运用的评价就犹如“镜子”一般,它同样可以“正衣冠”、“见兴替”、“知得失”。

今天我上了一节“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的课,在课前我就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让学生回家通过与家长前辈、同学朋友、邻居等交流或通过上网、看书籍等方式方法寻找如何使实心球掷得更远的方法。在课堂中大部分学生(进行了预习的)能积极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当中虽然学生了解得还不够全面,但所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是正确的、科学的,这就说明了学生开动了脑筋,确确实实地去预习了,这点是令人高兴的。不过在这里,我主要进行的反思并不是这一点,而是就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所引发的感触:评价如“镜”。

为了让学生在自评或互评当中能有所根据,我仍是出示了“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的标准动作要点,并根据这些要点我进行了边示范边讲解,以让学生对标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与了解。在学生进行互评式的练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1. 同伴练习时没有认真观察;

2. 对评价的标准(技术动作)不熟,无法对同伴进行一个客观真实而且有效的评价;

3. 说出同伴存在的问题在自己的身上也同样出现,没能有意识地进行改进或注意;

4. 评价同伴时态度欠友好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同样地,没有观察也没有发言权。

我们只有在观察了别人的动作后自己再去亲身实践了,这样的发言才具权威性,才站得住脚。如果我们连看都没有看,或者看得不认真的话,连发言权都没有那就更谈不上去评价他人了,因此,学会认真观察同伴的动作是评价他人最基本的要素。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