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29日 09:19 爱婴丛书《亲职教育方案》

案例:

3岁的妞妞,最近每天午睡时都要妈妈陪她、哄她、安抚她,才肯乖乖上床,直到她睡着为止。中途不得擅离一步,否则立刻放声大哭,在床上翻滚,把床栏杆当鼓踢,敲得乒乒乓乓,闹得全家鸡犬不宁。当她大哭大闹之际,只要妈妈一出现,哭声立止,脸露微笑,两颗眼泪在眼角徘徊,还来不及流下来呢!(她的哭大半是假哭干嚎,眼泪不多。)这样,妈妈

被迫天天留守,以求得片刻安宁。慢慢地,妞妞还把哭闹这一“法宝”推而广之,治得妈妈服服贴贴拿她没办法。

医生分析:

很显然,妞妞把哭当武器来要挟妈妈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在当代的独生子女中很常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偏差行为。问题在于家长对孩子的偏差行为往往等到很严重时,才紧张地东求西问,谋求改善,但为时已晚。还有一些家长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偶尔放纵孩子不会养成不良的习惯,但事实决非如此。所以,最有效且简单的处理方式莫过于防微杜渐,凡刚形成或出现不久的偏差行为,可采取忽视、不直接作反应的方法来消弱。

消弱的理论依据是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曾利用白鼠进行实验研究,他把白鼠放在斯金纳箱来做实验,箱内有一个杠杆和一个用来盛食物的杯子。开始时,白鼠在箱子内随意活动,当它偶然压到杠杆时,食物会掉下来,白鼠得到食物,几次后了解压杠杆和食物的关系,会不断反复这个动作,并且速度越来越快。

可是当白鼠压了杠杆,却得不到食物时,它压杠杆的次数和频率会大为降低。若始终都不给食物,则压杠杆的反应将消失。斯金纳另外用鸽子做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就上面的例子,妞妞哭叫行为的增强物当然是妈妈的注意和关怀,用消弱的办法来处理:在她午睡时,硬起心肠,把门关了,任她去哭。(断其增强物)。

所谓的增强物是指足以改变儿童行为或行为频率的刺激。例如,微笑、别人的注意和关心、安抚、奖赏、成功和成就本身等等。所谓消弱是指儿童的任何一种行为,一连发生多次,都没能带来满意后果,无法获得儿童想得到的增强物,其强度渐渐衰弱,最后等于零、不再发生。简单的说,有意地忽视儿童的不当行为,对之不直接作反应称为消弱。

具体建议:

用消弱的办法去对待妞妞的反应。

第一天,她必然照常哭叫,心里很有把握妈妈必来陪她。结果不然,妈妈没来,法宝似乎失灵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