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过河”问题的逐个解决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2、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使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圆片16个、(印有小狗、小兔和白菜的)卡片三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喜欢听吗? 一天,(幻灯出示)吴老师带着15位学生去郊游,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想要到河对岸去,但河边只有一条小船,而且没有船夫,每次船上最多只能坐4人。吴老师笑着对大家说:看谁最聪明,最快算出小船要载多少次,才能把我们全部送到河对

二、探究研讨,激发思维

1、组织讨论,发散思维

师:小明、冬冬、贝贝和小雨是班里的数学尖子,又是好朋友。他们一听完吴老师的话就讨论开了,而且很快就找到了答案。现在你们能不能猜猜看小明他们说的可能是几次呢?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生:可能是4次。

生:我想可能是5次。

......

师:到底谁的答案最合理呢?还是让你们自己来验证一下吧!请每小组拿出16个小圆片代替16个人,4人合作摆一摆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2、学生讨论操作后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反馈

学生1:因为小船每次只能坐4人,我们只要让他们每次过去4人就是4次了。

师:这位小朋友很聪明,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话音未落,一位学生就把手举得很高,我就示意他发言)

学生2:他没有看清楚吴老师的话,吴老师说河边只有一条小船,而且没有船工。

师:那你认为应该是几次呢?请你上来演示一下。

生2:因为没有船工,先上船3人,到对岸后上岸1人,要有2人把船划回来,然后再上船3人,到对岸后再上岸1人,......共14次。 生3:每次上船2人,到对岸上岸1人,1人回来,......共15次。

生4:先上船4人,到对岸后上岸2人,2人回来......,共7次。

生5:前4次每次上船4人,上岸3人,第五次2人上船到对岸1人上岸,1人回来,最后1次2人都上岸,共6次。

学生6:每次上船的4人中,到了对岸之后要有1人将小船送回,所以每送1次,实际上只能过去3人。最后1次不用把船送回,可以过去4人。所以,小船至少要载5次。

2、评价最佳方案。

师:你们想的方法可真多!老师佩服你们。但是这么多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

生:载5次最好,这样不会让别人等太久。

师:对!如果我们生活中遇到这类问题,应该选择一种最快速、最方便、最安全的方法。而且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