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眼明理教学,启迪思维

思品课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感知教材内容所阐明的道理,才能为“导行”作“垫铺”“指向”,而道德认识的感知,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道德认识的思维过程,就必须着眼于感知教学,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精心创设情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之目的,使学生能尽快感悟其理。如教学《学习、做事讲究效率》上课开始先演算数题激趣,甲乙两班同学在同等条件下植树,甲班40人2小时植树160棵,乙班50人3小时植树225棵,求两班同学平均每小时各植树多少棵?学生好奇地演算着,得出结果后,让学生讨论,甲乙两个班谁做得好?为什么?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及时小结:条件相同,时间平等,人数少的干得多,人数多的干得少,这就是“效率”问题。这样通过教学思维迁移到初步感知“效率”认识的思维上来,接着可列举学习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或针对教材所讲的例子来分析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学习效率高的同学主要的经验是什么?扫地比赛获胜的小队为什么能在12分钟内完成任务,效率提高5倍?这又说明了什么道理?最后,通过贴信封和取钉子比赛,并让学生说说理由,这就进一步将操作、说话、激趣、思维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教材所阐明的道理,达到启迪学生掌握正确道德认识的思想能力之目的。

二、着重情感培养,发展思维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思想品德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因此,在思品教学中,要着重于情感的培养,多方面、多角度、多方法地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就需要教师选择行之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情感体验方式,把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综合一起,达到强化情感之目的。例如教《是非要分清》,在学文明理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从反面的角度分析,徐小青假如没有分清是非,就不会请求老师扣去多得分数,也就不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这时,徐小青得了那个满分后会有怎样的错误想法?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