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数学教研活动中,为强化教师间的交流与自我反思意识,学校组织了同课题观摩活动。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尽展个性风采。现举一例,与大家分享。

三位四年级数学教师执教新世纪版教材《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三位教师的设计各有千秋。

李冬花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剪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个三角形中有2个直角或者有2个钝角?

生(在剪出的三角形中翻找后):没有这样的三角形。

师:试着剪一个这样的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一阵忙碌后,纷纷发言:剪不出这样的三角形。)

师:为什么这样的三角形我们剪不出来呢?

生(拿着剪出的图形):剪出两个直角后两条边就平行了。

生:两个钝角的话,两条边越张越远,形不成第三个角。

师:我们可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不可能等于180度。

生(思考后纷纷回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生(急切的):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更不可能大于180度。

师: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可能有什么关系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发给学生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纸片和填写内角度数的记录表。)

张艳霞老师的设计如下:

出示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

生:这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课题。

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一定有什么规律。

师(出示一个三角形纸片):是吗?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三角形,你能估计一下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学生有的说150度,有的说180度,还有说200度……)

师:小组合作,测量一下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小组测量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同学们,现在你把这个三角形任意分成两个三角形,估计一下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是90度。

师:动手操作,然后量一下。

(学生剪三角形)

生(摇头,举着剪成的一个钝角三角形中的钝角):不是90度,一个钝角就大于90度了,三个内角的和怎么可能是90度呢?

生:直角三角形中一个直角就是90度,加上另外两个锐角,一定比90度大!

师:这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与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索。

(发给学生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纸片和填写内角度数的记录表)

骆荣华老师的设计又有所不同:

(课件演示: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分别向下和向上移动,形成三个底边相同,高线不同的三角形,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出了其变化后的两条边。)

师:同学们仔细看屏幕 ,观察其变化,看你能发现什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我发现这三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是相同的。

生:我发现那个顶点往下移时,下面那两个角变小了,而上面那个角变大了。

生:我发现那个顶点往上移时,上面那个角变小了,而下面那两个角变大了。

生:我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因为一个角变大时,另两个变小;而一个角变小了,下面那两个角变大了。

师:说得真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发给学生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纸片和填写内角度数的记录表)

三个案例都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直观认识入手,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激情,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案例一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产生认知冲突。学生剪不出两个角是直角(或钝角)的三角形,深刻认识到,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和不能等于(或大于)180度,进而引出需要探究的课题。可以说此种导入法将动手和动脑融洽的结合在一起。

案例二将估计合理引入,然后精确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再估计把一个三角形分为两个小三角形后,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顺理成章”地认为是90度。未等测量,有的同学就发现了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而当学生精确测量后,对结果感到“不可思议”,激发起了探索的热情。在随后的探究中,有学生追根求源,还说出了这样的话:“和大三角形相比,小三角形一个角没变,一个角变小了,一个角剪掉了,增加了一个角。增加的这个角的度数,等于剪掉角的度数加上变小角剪掉的度数。”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案例三课件的设计简单而形象,学生的猜想真实而合理。教师不是为学生架设了一条单向的思维管线,简单的让学生量出三个角的度数,求出内角和,而是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肯定活跃而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