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门学科的教学归宿是让每个学生能将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创新,逐步形成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技能。作业既是对学生是否理解、掌握知识技能的最直接检测,也是让他们灵活应用所学的有效捷径。然而,由于历年来应试教育的禁锢,练习成了师生应对考试的法宝,学生作业多机械性重复,围绕所谓的知识考点多抄抄写写,少创造活动,少思维训练。师生们都在书山题海中艰难爬渋,长久以来,学生们成了无数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老师成了众多迂腐的 “孔乙己”。现在一提起作业不少学生厌烦敷衍,老师头疼伤神。如何立足语文的学科点,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得愉悦教师教得轻松,把师生都从作业中解救出来,如何让练习真正起到轻负高效的结果,从而把作业变成一道爽口甜饼,成为老师送给学生的最佳营养品,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值得研修的一个课题。

研读文本把握度

作为语文教师要把一篇课文淋漓尽致的展现给学生,主要的功夫花在课前的准备上,要深入的研读文本,较准确的把握标高,研读文本不仅仅是研读单一的语文教材,围绕整组课文,甚至是全册课文,做到心中有数,还要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辅助资料进行研读。当精读分析的不能浮光掠影,当略读感悟的只能适可而止,不必要深挖细嚼,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老师不可越俎代庖,当要老师点石成金的也不必要让学生做无谓的讨论探究。总之,语文老师对教学要求的把握要运筹帷幄,既不要人为地拔高坡度,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也不要随意降低难度,使学生滋长易如反掌的轻敌情绪。当然,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调控学习情绪,当响鼓要重敲时不能下手无力,当要刺激自信时也不能落井下石,一瓢冷水浇灭闪现的火花。一位语文老师只有通过文本研读,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对要求了如指掌,对重难点恰如其分的衡量,对作业的数量、质量、完成的时间、难易程度的调控才游刃有余、收放自如,从而,对学生的训练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那么成功的曙光已悄然升起!

切合实情巧设计

各个地方、各所学校、各个班级、各个学生都是有千差万别的,一套作业甚至是一个习题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老师一味的照抄照搬他人试卷只是教条主义,往往会事倍功半,极有可能有劳无功,人吃了亏戏却不好看。只能辨证的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取舍,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精选习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石,巧妙地设计各种习题,多做些开放性练习,多关注社会热点,典型现象,在习题中也要体现人文化,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比如在教《圆明园的毁灭》时,学生很难理解我们民族一百多年前的屈辱历史,通过看电影,收集资料,大多数同学对列强入侵义愤填膺,认为现在要报仇雪恨,把被抢的祖国的奇珍异宝又夺回来,个别偏激学生还要让英法等国杀人抵命进行赔偿,这样的言论显然暴露了当今独生子女的一些缺点,也在警示我们的教育要注重人格的培养,我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疏导,历史造成的原因归历史负责,往事不可追,来者方可鉴。设计了以下练笔习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