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反思型校本教研活动当代学者熊川武教授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之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简单的讲反思型校本教研活动就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等于教师教学经验积累加上教学反思的过程。

【案例描述】

本次小学体育组反思型校本教研活动牢固树立“课题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思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根据学校统筹安排,在市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 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现行新课程教材中选择一节课----《篮球》作为载体,由钟恒炳老师承担执教任务,洪士嘉、陆士权等四位老师共同参与,经历了 “选定课题——设计学案——一课多试”的基本历程,采取了“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教学反思——行动跟进”的教学策略。

一、课题的确定:为何选择水平三《篮球》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课题?

首先,我们认为:无论选择哪一课题,必须有利于体现我校“体验学习”核心思想,即让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在体验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感悟、学会妥协、学会共享;在精心设计的体验平台中让学生自己来生成、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篮球活动与其他各项体育活动相比较,学生在原有运动水平和外界事物的影响下,更加具有参与体验和实践的主动性,更能体现“体验学习”的思想。

第二,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篮球活动一方面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更有利于体育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此项活动社会基础较好,课外、假期中经常可以看到三五群的孩子、成人在进行活动,学生在参与、观看此比赛时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篮球教材的选择比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课程教学的理念。

第三,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选择篮球来进行课堂教学比较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水平三(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懂得一点篮球知识,身体也开始长高、长壮,他们乐于、向往篮球运动。

最后,从篮球运动的体育运动和课程教学价值来看,此项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全面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各项社会适应能力和意志品质。

二、“一课多试”的过程。(包括: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三个阶段)

1、原行为阶段:由上课教师本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原有教学经验进行设计,作第一次试课。课的设计和理由为:

(1)激情导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的开始利用学生喜爱的篮球明星的精彩挂图和表演,引导学生向明星们学习,积极自主地开展篮球基本技能的练习。学生们在“星”的影响下,在“无限制”的条件下,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同时各项篮球基本活动的开展也充分地活跃了学生的身心。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