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切体会“小空间、大问题”。

如果说昨天的课我们还只是停留在感受到潘校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那今天,就是让我们真正领悟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教学活动,是如何以“小空间,大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探究,并逐一排除学生在学习、建构新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于概念不清晰、或与相近知识的混淆。潘校遵循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小步子,遵循学生在学习新知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又一个细节问题,不回避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而是正视、夸大学生中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觉掉进老师所创设的数学知识体系中,继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学生认知的**,如4上面的点怎样表示?不同的位置,不能用同一个数来表示,同一个数,只能表示同一个点。继而是要确定距离,并合理放置数轴的位置……,潘校把数学老师认为常规的认识根据孩子们的认识进行了重新认识,挖掘出我们认为是习惯的知识点,让学生逐步逼近新知识,老师不仅仅是设计巧妙,更是对教材的知识脉络的认真解读,更关注学生的回答,不放过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有争议的事情。这正是我所折服的。

二、给学生创设 “节外生枝”的舞台

以往,我们一提问题,就渴望学生能给出正确答案,觉得那就是我们的设计、教学引导得好而来。根本不去正视、不去关注孩子们究竟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就抓住“对”的这根救命稻草,继续走我们的预设程序了,而且生怕学生的频密出错会拖延课堂上的时间。可潘校完全来了一次颠覆,课堂上就是要显现孩子们的错误认识,课堂就是要让学生“节外生枝”,从而发现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不一致,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在哪。

以往,我们确实非常重视在课堂上给予孩子们正确的认识,而没有底气、生怕学生的不正确认识“捣乱”了课堂。可从潘校的课堂上,我觉得评判好课的唯一标准就是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否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只要孩子们的思维水平有提升,那么,即使孩子们是通过反例来学习,也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如果华应龙老师提倡的是“融错”数学教学思想,那我想潘校提倡的则是“创设‘陷阱’” ,让学生出错,继而在错误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把自己的认识,一步一个台阶地让学生体验到快乐——失望——快乐的复杂的、丰富的心理体验。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更重要的是,学生非常享受在这个过程中所思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