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学学习在学生的操作中体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很多部分与学生的操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用小棒摆三角形,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认识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时,有时会有剩余”这一事实。接着,在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基础上,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说明“余数”的含义以及算式的读法。整个过程以学生的操作为基础,手、口、脑协同并用,从而实现了新知的获得。

2.注重展示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

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哲学家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一文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而且也应当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更是注重过程与方法。

片断中,在直观操作之后,我通过“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再摆了”这一问题,有意识引导学生对“剩余小棒”作更深入的理解,为学生的思维由物质到抽象、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为下节课概括“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根据课堂的情况,我相机调整了预设,没有将算式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学生们精彩的发言使得课堂上亮点闪烁,他们灵动的思维和挑战创新的精神也深深感动了我。

3.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自我监控,开展创造性教学,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造就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今天的课上,偶尔的一变,成就了课堂的美丽。当然,精彩的生成源于成功的预设,如何让今后的课堂演绎出更多的美丽,将对我的预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如何根据即时的生成对课堂实施有效调控,也将是对我驾驭课堂能力的更高挑战。

分享到:

本日:1 本周:1 本月:3 总数:20

关于: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