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走在美丽的大街上,花香醉人,心旷神怡,自然地让人想到奇丽景色背后人们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课文中说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我为人人。)

是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多么有意思呀!所以作者说(齐读)——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课件:后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现)

“这一种境界”指的是什么?联系上文说说。

再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这种境界意味深长,多么值得仔细体味呀。让我们再一次从人们养花与赏花的经历中去品味这种美好的境界吧。接读课件:

(我为人人——他们奉献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请读(手势):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人人为我——他们收获美。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手势):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原来德国有如此奇丽的景色,是因为德国人都具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呀!)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课件:慢慢飞出)

(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一种境界是颇——(生说)耐人寻味的。而且四五十年了都没有改变。1985年,季老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了这样的景象:(齐读——课件)

C、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所以当主人问他德国有什么变化没有时,他说(师读)——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丽”指什么?(鲜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这也是没有改变的。这令作者无比惊叹:(齐读最后三句。)

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我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发现最后一句不好懂。我们一起再读读。(课件出示最后一句。)

我当时就想:学习语文,我们可以通过搜集信息,了解写作背景来帮助理解。

文章是1985年写的(板:1985),四五十年前是什么时候?1935年到45年这十年间,作者正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这次再到德国,勾起了他的回忆,想起了学生时代所做的梦。

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梦?(花的梦,思乡的梦。)

常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从花的梦,思乡的梦想开去,留学德国,他见到的什么给他印象最深,他在德国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思乡” 指导策略(根据实际,选择使用):1、你离开过父母吗?多久?那段日子你会想些什么?2、季老离开祖国十年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他却孤独一人呆在哥廷根,他会想些什么?3、(课件)季老曾说过:住在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他在1935年11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这是他思乡的真实写照呀,请读——]

谁能想得更深一点?季老仅仅是思念故乡吗?他看到德国景色这样美,德国人有这样美好的境界,他就不想对祖国说点什么吗?(像德国一样美,像德国人民那样,具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思想境界……)

是呀,这就是季老对祖国的祝福,这就是季老的梦。一起再读读。但愿全人类都有这美好的境界!

四、回顾板书,总结课文。(1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季老的介绍认识了德国人养花的(奇特),欣赏了德国(奇丽的景色),品味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让我们再一次回味德国独特的风情,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第三自然段背完,并抄写优美词句。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