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会性成熟与其品德发展、个性完善具有一致性。在当代教育发展中,社会性的研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在德育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仅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之所在,也是衡量我们的教育实践是否成功的尺度。“家庭式混合编班”是我园在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中逐步探索、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那么,它是如何促进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在发展中又具有什么作用呢?我们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研究背景:

儿童社会化的初期是在家中进行的。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

深入实施,幼儿所处的人际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没有了兄弟姐妹,使其在家庭内缺乏年龄相近、心理相当、关系平等的交流。家庭中同伴群体的缺失,导致其成长初期的人际关系单一,这是一种不完满的人际结构,因而造成独生子女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责任心,孤僻、霸道、自私、任性、情绪不稳定、自理能力差,不善于合作等等,这些都对其社会性发展形成阻碍。

二、理论依据:

1、同伴关系理论: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性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幼儿与他人之间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即垂直关系与水平关系。垂直关系是互补性的,如师生、父子关系;平等关系是平等、互惠性的,比如,同伴关系。水平关系的主要功能是给儿童提供学习技能和交流经验的机会,而这种技能经验只有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是垂直关系不能给予的。

2、同伴中的异龄、同龄与性别

心理学家发现:在儿童交往的同伴中,他们与有年龄有差异的儿童交往比与同龄人交往更频繁,而喜欢与年长儿童的交往胜于与年幼儿童的交往。

同伴游戏中也体现出性别倾向,他们常选择同性的玩伴,而且这种性别的偏好,随年龄增长而变得更加突出。这可能是由游戏性质决定的,比如男孩喜欢玩枪、车,女孩喜欢玩布娃娃等。

3、友谊理论:

友谊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比较持久稳定的而亲密的关系。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类型的同伴关系。比一般同伴关系更能促进幼儿的情感、社交技能、自我价值感等社会性发展。

4、同伴群体理论:

同伴群体是具有一定结构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发展中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表现形式,它的形成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同伴群体中,合作与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的提出及其组织形式、教育目标:

从我国现有的家庭结构状况,到目前存在的各级教育机构的形式来看,都不能满足独生子女社会发展中对异龄同伴的发展需要,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家庭式混合编班”的研究课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