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奔落的雪原》一课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及时反思,有得有失,下面进行总结一下:

(一)、收获:

1、创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创设情境,使学生入境会意,触景生情,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发生。在导语中,我采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其磅礴气势及迤俪的风光。并提问:“面对这些精美的图片,你最想说什么?”。在学习语言中, 我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划出你最喜爱的词句之后,将全文的好词佳句及全班同学的智慧汇集一起,集体创作一首小诗,诗题《我爱你,尼亚加拉大瀑布》。正因为创设了这一个合作学习的情境,课堂上出现了第一次学习**。

2、授方法,让学生用起来。

“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知识”,在授课中,我非常注意用设疑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有关游记的写作知识。设疑:写作思路是什么? 游览了这么多地方全都平均用笔 ?详写了了哪几处?为什么要详写?在写作中你有哪些收获?探究出来的结果为:移步换景的写法 详略得当 详写的目的为主题服务的 在写作游记中应注意这两点写法。并且在作业中就让学生将这一知识运用出来。

3、导人生,让学生悟出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倡导下的重要教学理念,每一篇经典的文章只要挖掘都会发现字里行间闪烁着人性美,价值观。因而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感悟人生的语言,并由此拓展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中,使学生在游览名山大川,得到自然美的熏陶时,也懂得人生的意义,以实现语文教育的生命化。

4、教学相长

此次授课感受最深的就是向学生们学到很多知识。比如在赏析语言中,我在大屏幕上投放了一个简单的赏析方法,即赏析中注意动词、形容词的锤炼情况,注意修辞方法的运用等。而学生在交流中,却运用了联想想象的赏析方法,是我始料不及的。学生由课文的语句联想到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还有一位同学用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对佳句赏析这一活动做了精辟的论述。这些都让我赞叹不已。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愿意聆听学生们的独到见解,一节课下来,我的确受益非浅。这让我深感:新课改下的师生应该是平等的共同成长。

(二)不足:

1、环节设计不够精细,拖延了时间。

本堂课教学环节不紧凑,犯了前松后紧的毛病,因而不仅拖延了时间,而且还有一处“问疑惑”的环节被迫删除了。究其原因:客观上,课文较长较难;主观上,备课不精细。改正策略:设计两课时,内容的学习既可做到有条不紊,又可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如果设计一课时,最好采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做法,抓住语言来学习。从而探究出语言的详略,语言的积累赏析、运用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等。

2、自主学习有点架空

在设计上,让学生自主确定你最想向课文探究出什么知识来,但最终我又按自己的方式方法进行授课,使得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没能很好的落实下去。究其原因:我的应变能力不太强,因而在引导上有欠缺。其实,学生所提到的诸多问题,教师只要善于引导,最终是可以殊途同归的。改正策略:在以后的教学中,每次教学目标都由学生制定,我再从不同的角度上进行梳理归纳,培养自己归纳引导以及调控的能力。

此外课堂评价语言不是很丰富,比较单一,对此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得也不到位。

总之,通过执教这一课,我真切地感受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内涵,唯愿终生学习一直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