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系统的重心。那么怎样加强对幼儿园课程的管理?我们认为,"教什么"和"怎么教"是其核心问题。"教什么"重点解决的是目标和内容的问题,而"怎么教"则是方法和途径的问题。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把握目标?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应该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去教才是适宜的?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在课程管理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紧抓课程目标不放手

我们幼儿园的课程一直遵循"以目标为导向"的原则,无论是内容的选择,方法的采用都是在目标的引导下确定的。在课程目标的管理上我们注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预定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

我们的课程目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青岛市幼儿园素质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将幼儿在该年龄段或在该活动中必须达成的目标和在活动中发展的目标有机地融合起来,且有一定的弹性。有时生成的目标是高于预成目标的,而有时生成的目标则低于预成的目标。例如,我们在一次观摩活动中,老师组织了《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活动,正当老师引导小朋友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时,有一个男小朋友突然站起来问:"老师,只有小乌鸦和妈妈,他爸爸哪去了?" 这一小朋友发起的提问,可以生成发展幼儿想像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目标,而在这次的预定目标中是没有的,可见教师根据孩子的疑问生成的目标是高于预定目标的。而在一次体育活动《小鸡捉虫》的游戏中,目标是发展幼儿钻、爬、跳等基本动作,感受大家一起游戏的快乐。当老师带领"小鸡们"要出发去"捉虫" 时,一个小朋友大声说:"我不去",这时,老师马上说:"那你在家里找虫子吧,找到了我们一起来吃。"游戏一段时间后,老师带领大部分孩子来到这个小朋友呆的地方"捉虫子",看到同伴们在愉快地游戏,那个小朋友也主动地参与进来。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老师生成的目标是引导他主动、快乐地参与集体游戏,这条目标是低于预定目标的。在对待预定目标与生成目标上,我们遵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下限是保证幼儿学习的基本要求,达到预成目标,上限是充分发挥儿童的潜力,生成目标,寻找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使其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