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活动“海底世界”

幼儿生活在幼儿园里,不可避免地要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也必将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发展的目的。我班开展的项目活动“海底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活动起源把建筑区的墙壁布置成海底世界,源于为建筑区做大布景而进行的环境创设活动。刚开始,孩子们准备为建筑区设计“城市”的大布景。在讨论时,有的孩子说,高速公路好,有的孩子说,楼房好,还有的孩子说,恐龙公园好。一时间,谁也无法说服谁,出现了僵持的局面。谁知唐潮的一句“我特别喜欢海底世界的样子”,令所有孩子都推翻了自己原来的想法,而一致同意把建筑区的大布景布置成海底世界。我也被他们的情绪感染了。但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想法都有实现的机会,我反问他们:“那你们刚才提到的高速公路、楼房、恐龙公园跟海底世界能不能有什么关系呢?”孩子们很快就把这些设想与海底世界一一对应起来:高速公路叫“海底高速”、楼房叫“海底城堡”、恐龙公园叫“海底海洋馆”、公路叫“海底隧道”……(与传统的环境创设相比,“海底世界”的产生,改变了以往由老师创意、拿主意的状况,而由幼儿提出想法、建议。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变化,促使教师必须更加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并适时地提供支持与帮助。在讨论中幼儿出现争执,正是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外部表现形式,同时也说明空白环境对每个幼儿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孩子们想法各异。而争论之中达成的共识反映出来的是:幼儿并不固执己见,而是在不断吸纳同伴意见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调整。因此主题的确立是在环境、教师、幼儿相互作用之下产生的。)

看到孩子们的兴趣一下高涨起来,我乘机提出问题:“那海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由于以往很多活动都使用过信息采集的方式,因此很多孩子都想到了收集资料的方法。收集资料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孩子们带来了一些资料,比如《我的鱼儿朋友》、《海洋生物》、《海底世界》、《海洋动物制作图》等。这些资料的提供使孩子大开眼界。(要想使幼儿的想法更加充实、生动,必须利用各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经验,收集资料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捧着书讨论自己以往的一些经历以及自己了解的知识。(讨论帮助我们了解孩子们对海底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最喜欢的海洋生物。)如因观点不同而发生争执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还会拿着自己的图书试着说服同伴接受自己的想法。(当幼儿拿着书去说服同伴的时候,书籍就不仅仅是提供信息的渠道了,而是真正的“工具”了,它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信息,而且还成为验证、支持幼儿观点的有力证据。无疑,在翻阅和使用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幼儿必将获得发展。)当时孩子们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劲儿,令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价值有多大!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