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对语文学科、汉语言文字独特属性和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阅读教学过于注重“分析”,常常用繁琐的一问一答将完整的课文肢解成支离破碎的字、词、句、段,学生对课文描写的生动的形象、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缺乏整体的把握、感悟和体验。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形成。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悟和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两个重要方面。整体感悟,就是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师不要对课文条分屡析,讲深讲透,力图“毕其功于一役”,应当允许学生“一知半解”,更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教师要相信,随着学生人生阅历的增长,他们的认识和感悟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应该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所阅读的课文大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的情感激发、催化作用,以情激情,达到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者情感的共鸣。

除了以上论述的四个基本特征而外,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还表现为阅读教学目标从“一维”(知识和能力)到“三维”(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阅读教学训练从“单项”到“综合”,阅读教学活动从“单向灌输”到“多向互动”等。

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构建了以下几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

 1.“情境朗读”模式

〖模式定义〗“情境朗读”模式是在学生进入并体验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朗读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创设情境→理解感受→朗读再现→感情朗读

〖适用范围〗这一模式适用于各个年级的学生;适用于描写优美景色的散文,如《桂林山水》、《五彩池》等。

〖教学策略〗(1)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并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动情、入境。(2)虽然这一模式以朗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但是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同时,朗读训练要和其他语文训练(如理解重点词语、品味优美语句、仿写片段等)综合运用,避免“一读到底”的呆板模式。

 2.“自主选择”模式

〖模式定义〗“自主选择”模式是以尊重并发挥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和学习风格、方法为目的,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要特征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自定目标→自选方法→自读评议→自我评价

〖适用范围〗这一模式适用于已经初步具备自学能力、掌握自学方法的中高年级学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课文。

〖教学策略〗(1)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各个环节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不要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2)在“自选方法”这一环节,教师可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供学生选择,如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含义、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研究、根据课文后的习题独立学习等。

 3.“探究讨论”模式

〖模式定义〗“探究讨论”模式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探究、讨论为主要过程的旨在培养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精神和合作讨论、语言表达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确定问题→细读深思→合作探究→讨论汇报

〖适用范围〗这一模式适用中高年级学生;适用于说明深刻道理、人物性格比较复杂或能够引起某些思考、争议的课文,如《落花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

〖教学策略〗(1)教师要在让学生充分质疑、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确定探究讨论的问题,问题要具有研究讨论的价值。(2)在学生讨论、发表意见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倾听,尊重并善于吸纳不同的意见,讨论要以理服人。(3)对于某些有分歧但并非错误的观点,教师不要急于作出结论,可以适当存疑;尤其对于有创见的观点、想法,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

 4.“角色体验”模式

〖模式定义〗“角色体验”模式是以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动物)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通过充满情趣的角色体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同时发展学生语言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感知故事→深入体会→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适用范围〗这一模式适用低年级学生;适用于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寓言故事或其他适于分角色表演的课文,如《小蝌蚪找妈妈》、《狐狸和乌鸦》等。

〖教学策略〗(1)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理解、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角色表演,要避免课文还没有读通顺、读流利就急于让学生表演的现象。(2)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以加深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可适当进行一些词语比较、复述、背诵等其他语文训练。(3)表演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

 5.“言语学习”模式

〖模式定义〗“言语学习”模式是以引导学生从感知言语表达形式入手,领悟言语表达的精妙,学生在言语积累、言语运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语感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感受言语→领悟言语→积累言语→运用言语

〖适用范围〗这一模式适用于各年级学生;适用于文字优美、语言运用精妙、语言形式特点突出的课文。

〖教学策略〗(1)教师要运用多种有效方法帮助学生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习得和积淀语感。(2)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潜心读课文,珍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独特感受和体会。(3)可以运用摘抄、背诵、听记等方法,依靠文字、画面、情景、事件等的有机结合积累言语;重视言语的迁移运用,可以安排仿写片段等环节习得言语表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