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对语文学科、汉语言文字独特属性和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阅读教学过于注重“分析”,常常用繁琐的一问一答将完整的课文肢解成支离破碎的字、词、句、段,学生对课文描写的生动的形象、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缺乏整体的把握、感悟和体验。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形成。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悟和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两个重要方面。整体感悟,就是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师不要对课文条分屡析,讲深讲透,力图“毕其功于一役”,应当允许学生“一知半解”,更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教师要相信,随着学生人生阅历的增长,他们的认识和感悟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应该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所阅读的课文大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的情感激发、催化作用,以情激情,达到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者情感的共鸣。

除了以上论述的四个基本特征而外,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还表现为阅读教学目标从“一维”(知识和能力)到“三维”(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阅读教学训练从“单项”到“综合”,阅读教学活动从“单向灌输”到“多向互动”等。

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构建了以下几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

 1.“情境朗读”模式

〖模式定义〗“情境朗读”模式是在学生进入并体验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朗读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创设情境→理解感受→朗读再现→感情朗读

〖适用范围〗这一模式适用于各个年级的学生;适用于描写优美景色的散文,如《桂林山水》、《五彩池》等。

〖教学策略〗(1)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并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动情、入境。(2)虽然这一模式以朗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但是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同时,朗读训练要和其他语文训练(如理解重点词语、品味优美语句、仿写片段等)综合运用,避免“一读到底”的呆板模式。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