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作了许多探索和改革,然而,效果仍不理想。究其原因,不外乎:一、作文教学空泛笼统,抽象说教多于具体指导,一般讲评多于个别辅导,严重脱离学生实际;二、所学范文虽然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但是或因时代久远,跟不上今天的时代脉搏,缺少模仿价值,或因十分典范,与学生写作的落差太大,学生可望而不可即;三、语文教师自己不常练笔,不常写“下水文”,不知学生写作甘苦,致使作文教学隔靴搔痒,无的放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归纳出“四个一”——一个题目、一段提示、一篇例文、一席评说——作文教学法,实验结果表明,效果颇好。

先谈谈“四个一”的具体内容。

所谓一个题目,就是每次进行作文训练,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题目。或直接命题,或提供材料。命题要尽量做到简明、单一、适中。题目指向范围应是学生熟悉的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言,有情可抒,有文可做。

提示,是对作文题目、作文要求、作文材料等的认真审视,仔细分析,给学生以启迪。提示的内容比较广,包括写作文体、对象范围、重点、思路途径、方法技巧等。这是对题目要求、材料多侧面全方位的认知和把握。提示的原则有三:一是写作知识与具体题目实际相结合;二是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相结合;三是靠船下篙,深入浅出。提示之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思路,给学生指出作文的方向与方法。一段提示之“段”,可以是大段,也可以是小段,视实际需要而定。

一篇例文,指的是教师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下水”实践,写出的范文。自然,教师不是作家,不可能人人都是写作里手。因此,不能以名家名篇要求之。但是,“下水”例文,从审题到选材,从内容到形式,从谋篇布局到语言运用,都必须符合要求,力求规范。写“下水”例文的目的十分明确:不仅要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而且要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写“下水”例文的时间,可在学生写作之前,可与学生写作同时,可在学生写作之后。自然以同时为最好。教师的“下水”例文,可以由教师直接读给学生听,也可以印发给学生。

一席评说,是在写好“下水”例文之后,教师的自我反思、一席自我评说。这是个现身说法的过程。评说的内容包括写作构思情况、写作的体验、例文的特色等等。通俗地说,是教师“下水”实践之后,谈自己的认识,讲自己的体验,道写作的得失。评说不同于一段评点,它应当与前面的提示相呼应。如此,才能起到现身说法的深化作用,才能给学生以生动的实感,产生效应。如果把评说变成一般评点,就失去了评说应有的意义了。教师可以把评说直接讲给学生听,也可以先让学生对“下水”例文评议一番,然后再评说,应灵活处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