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P49-5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即结合实物对形体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

2、能识别这几种形体,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

3、通过触摸、滚动等行为能区分平面与曲面。

4、培养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5、通过活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训练目标:

1、倾听习惯:在老师授课和同学发言时,要仔细听,边听边思考。

2、听课习惯:听课时专心致志,不想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

3、说话习惯: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说话要完整,口吃要清楚。

4、操作习惯:能明白老师的操作要求,能根据要求在指定的时间里小组合作完成。

教学重点: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识别。

教学难点:

长方体与正方体、圆柱体与球的区分。

教具准备:

课件;四种几何体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学具准备: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给你们上课还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课件出示)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请小组长把盒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听!

(生分组活动,说出盒子里物品的名称。)

师: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课题——物体的形状)。

(1)分一分

师:那么多的物体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体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块吗?

(2)反馈

说一说你们组分了几类?把哪些物体放在一起了?(略)

(3)小结概念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把像这样的牙膏盒、药盒(贴在黑板上)(课件出示)这样的物体放在一起了,为什么?(形状相同)这些物体的形状都相同,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物

体都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贴图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方体。(板书)像魔方还有这种积木块这种形状的物体可以用这种图形来表示(贴图形),它们都叫——正方体。像薯片罐、固体胶等这种形状的物体用这样的图形表示,它们都叫——圆柱体。还有乒乓球、弹珠等都用这样的图形表示,它们都叫——球。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为此,在教学中,我选取了在生活中许多学生熟悉物体,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物体,然后让学生物体的形状进行初步的分类,同时也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利于有目的地组织下面的学习活动。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比较陌生,教学时教师出示实物,在此基础上出示抽象的实物图形,让学生观察记忆图形的样子,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的特征。

(1)摸一摸,感受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四种物体的名称,下面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们都看一看、摸一摸这四种物体,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形状长的是什么样的?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并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A、长方体的认识

根绝学生回答,师小结:长方体的样子是长长方方的,面都是平平的。(板书:平的面)

B、正方体的认识

师:谁来介绍这类的物体?

(它是正方体,形状是四四方方的,面也都是平平的。)

师小结:正方体形状是四四方方的,面也都是平平的。(板书:平的面)

C、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

师:谁来说一说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面都是平平的)

它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正方体的每个面都一样,都是四四方方的,长方体上面有长方形的面。)

师:请同桌两人一个人拿正方体一个拿长方体放在一起再比较一下吧!

D、圆柱体

师:接下来谁来介绍它?

(它是圆柱体,有2个平平的面,都是圆的,中间有弯弯的面。)

师小结:我们把弯曲的面称为曲的面。(板书:平的面,曲的面)

像这样弯弯的面我们用手摸它的时候必须把手弯一下才能摸到,试试看!

E、球

师:我们还剩下哪个形状的物体没有介绍?(球)

(球是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面,用手摸时,手指要弯曲起来,所以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可以滚动。)

师小结:都认识他们了吗?闭着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正方体呢?圆柱体呢?球呢?

请小组长把课前老师给你们的袋子拿出来,你们能把袋子里四种形状的物体分别放在你们刚刚分好的四类中吗?

(2)滚一滚,体验不同的运动方式

师: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玩一玩。(师做示范)像这样把盒盖稍微倾斜着放,然后把四种形状的物体放在上面试一试,仔细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

(长方体、正方体慢慢的滑下去,而球和圆柱体师非常快的滚下去。)

师小结:长方体、正方体可以慢慢的滑下去,因为它们的面都是平平的。我们可以说他们都能滑动。(板书:滑动)球和圆柱体都可以滚动,因为它们都有弯曲的面。但是球和圆柱体滚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呢?请把这两种形状的物体放在桌子上滚一滚,你又有什么发现?

(球可以朝任何方向滚动,而圆柱体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平平的面可以滑动,那圆柱体不是也有平平的面吗?(竖着放也可以滑动。)

师小结:原来有平平的面就可以滑动,有曲面可以滚动。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一起合作,通过看、摸、比、想、滚一系列的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不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操作分类,和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建立表象,构建新知。这样,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想,将“做”中感受到的体验“数学化”,使教师“教”的内容变成了学生学的活动,“教数学”也变成了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把“静止呆板”的数学变成“活动的”、学生自己构建的数学,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性。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猜谜语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球)

正正方方6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正方体)

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圆柱)

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长方体)

2、数图形:(电脑出示画有立体图形拼成的小狗)

引导学生进行统计,说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及其数量。

3、游戏:“看谁摸得准”!

(1)师说物体的名称,让生按要求摸物体。

(2)生摸物体,说摸到物体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物体的名称。

4、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有个小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想请我们的小朋友帮帮忙,瞧!小朋友在推箱子,箱子很大很重,推不动!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他吗?(圆柱、球)

对比球和圆柱体哪个更合适。

师小结:看来咱们只要开动脑筋,多学一点知识,你就会发现知识的作用很大,所以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

5、生活的物体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四种形状的物体,并让学生说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从“猜谜语”、数图形、游戏“看谁摸得准”,这些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行为产生强大的内张力。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参与着猜测、思考、表达等数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主动探索出这四种物体之间的区别,从而加强对这四种物体的认识。然后又通过“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生活中的物体”两个环节,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运用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它们,课后大家都留心去找一找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直接问“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使知识重回课本,以便学生复习时产生不必要的陌生和迷茫。

板书设计:

物体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