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老师在上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有下面几个片段:

1、第一次试教时,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然后把手中的小磁铁放到相应的水果下面。在学生摆以前教师示范一次,边摆边说:“老师喜欢吃桃子”,于是把一颗小磁铁放在桃子图画的下面。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喜欢吃桃子的最多。

2、第二次试教也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最喜欢什么水果,然后把学生手中的小磁铁放到相应的水果下面。在摆的过程中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都是桃子啊?!”观察了一会儿对学生说:“喜欢吃桃子的小朋友如果想改成其他的可以上来改正”。

3、第三次试教时,在练习中师生一起统计班级学生活动课最喜欢玩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中的哪一项。可是学生和教师的对于其中一项的统计结果不一样有11、12、13三种不同的答案,老师就说:“老师也是12”。下面答案是12的学生“耶”的一声,而其他同学连忙低下头检查自己到底错在何处。

一、原因分析

1、从客观上讲。第1个片段中,老师要求学生在操作前先熟悉操作的过程,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重视对学生的操作指导,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这是一节统计课,而统计最重要的是把所要统计的内容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展现出来,然而教师这样的指导是否有向学生暗示的嫌疑。在第2个片段根据所有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回答,让学生记录下来。但是记录表在设计时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会出现这样一边倒的情况,致使桃子的这一栏不够用,所以教师就不由自主地说出了“ 都是桃子啊?!”这一句话,可能心里默默地在祈祷,选其他的水果吧!可是学生还没有领会,于是老师就来了一个“临场发挥”,要求学生修正自己真实的选择。在第3个片段中,可能是由于下课的时间眼看着就要到了,而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练习还没有全部完成,所以为了节约时间赶进度只能校对的时候以我为准。

2、从深层分析。教师自始至终没有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只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且这个容器里只有那么一点儿的知识。其实要开放课堂就必须要充分相信学生,我们总自以为自己比学生高明,总是以先知先觉者的身份出现,对学生指手划脚,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培养没主见,没个性的所谓的“人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我们的教育活动只有学生这个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发生作用。充分想信学生,其实就是对教育主体——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完整的发展中的人,因此这种信任和尊重,其实是平等师生关系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自信,包括老师,当然也包括学生,我认为:只有自信的学生才能给老师带来自信。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