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最后一步以求和、差为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并通过学习“先求剩余再等分”,初步体会了圆括号在算式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含有三个量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教材引入树状算图,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模式,并视觉化地展示思维的过程。从教材的整体编排可以看出树状算图在本册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树状算图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促进。为多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带来两个重要益处

1、利用树状算图帮助自己分析、综合数量关系,并通过树状算图可以容易地列出综合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发展为本的观点来看,学生具有了用树状算图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后,将来就能容易地将自己的算法思维、综合算法流程与计算机程序和算法语言平滑地接轨,为进一步推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做好基础准备。

所以,树状算图是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一个几乎没有什么难度、效果又好的切入口。

为了更好的达成预期效果,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就呈现小胖、小巧和小亚游泳的场景。找找有哪些数学信息,要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通过情景铺垫,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用简练的数学语言梳理条件和问题。

二、探究方法,合作交流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在这个教学重点环节里,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得出:要求小亚游的距离先要求出小巧游的距离。在此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用树状算图来展示思考过程,体会树状算图的作用,不仅能帮助我们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和步骤,还能表示出算法流程。

三、巩固练习,应用深化

我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设计了分层训练。第一层次的练习,是基本的,单向的,要求人人都要做,要求能读懂算图并列出综合算式。第二层次的练习题,是模仿题。选择与例题相似的情境,要求学生能独立整理数学信息,会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树状算图表示出来然后列式解答。第三层次的练习题,着重反映在思考性,开放性,设计了一题多解及开放性习题,让学生行思考、练习。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以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四、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说说是怎样学到的,还有什么问题要与同学们商讨吗?目的是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