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用一堂课完成了第十二册第七课的教学任务。预习放在昨晚自修课,作业放在课后。课堂上重点解决了“什么是冬眠”、“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科普文章严谨性的特点”三大知识点,通过快速阅读了解了刺猬冬眠的条件及过程。课堂上个别回答较少,很多时候自由答着滑过,直到下课,学生的剩余疑难还没来得及反馈。回想,本堂课失败了。

1、课堂过程属于“满堂输”。

虽然知识讲解过程的当时,我想绝大部分学生能听懂,因为我讲述每一知识点时,自我感觉还比较凝练、通俗,但到课堂结束,我想这些知识点在很多同学的脑海中又已经遗忘了,而且不可能再忆起,只有当他人在短时内再提起时,才能勾起回忆。这可以用德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曲线来解释。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这样的课堂甚至还不如传统教学的“满堂灌”。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还会注重学生的重复与机械训练,借此来达到强化的目的。本堂课所上的内容没有得到及时的复习,因为我没安排学生做课堂所讲内容的相应作业,也没打算明天再来复习本堂课所上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适合的,因为他们采用的一般是机械记忆而非理解记忆,内容多了更容易在他们的脑海中化成过眼去烟。这样的安排得及时改正了,哪怕是极不重要的课文也不能如此过目,这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与精力,教了也白教。

2、课堂对话属于“传统式对话”。

学生在本堂课学到了多少?简直没有,至多也只能说接受了多少,这得由学生的基本素质决定。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学生仅在快速阅读过程中得到了几分钟的训练时间。听,也许听累了,因为我讲得太多;说,停留在原位,我并没有要求他们把语言提高到本单元科普文的严谨上来;写,除了做点笔记,没有再动笔。

这种课堂的对话框定在教师单极表演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层面上,它是单向的,教师是发号施令者,是教学中的主要表演者,学生成了教师知识的接受器和容纳器;这种对话是单一的,教学只是填鸭、孵化的代名词。

这种对话限制了对学生积极学习欲望的激发,限制了对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限制了对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对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培养。

这种对话且不说其中毫无创造和创新可言,就是学生学习中的沟通与互补,学习中的互动与合作,也成了纸上谈兵的虚像。

这样的课堂安排没有把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作基点,违背了课堂教学的应把握的基本规律。它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