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指出:文本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时间,个性化阅读教学在新课堂成为一种时尚,它使课堂热烈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以下是我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第9课《寓言两则》中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中的几个片断:

„„

师:养羊人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

生:第一次是因为羊圈破了个洞。

师:你们同意吗? 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 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原来”一词读得音比较重,我听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谁还愿意读?

生:“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 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发现”一词读得急促,我听了有着急的感觉。“叼 走了”这三个字读得语气缓慢,听了替养羊人惋惜。(全体学生齐读)

师:继续汇报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生:第二次是因为不听街坊的劝告。 (见解相同的同学的手臂落下了,但仍有不同意见的) 师: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羊又从窟窿钻进 去,把羊叼走了。”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如何?

生:他读得很流利!

生:他的声音很洪亮!

师:他一个人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生:应读出街坊的诚恳,读出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

师: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生生之间合作、师生 之间合作)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会随时出现的)

生:我认为第二次是因为养羊人有侥幸心理,他心想,狼已经捉走了一只 羊,不会再来了。

师:你很执著,老师注意你很长时间了,一直举着你的小手,原来你有不 同答案。其他同学分析一下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我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因为他有侥幸心理所以才没有听邻居的劝告。

师:你分析得真对,那位同学说的也没错,这两个答案并不矛盾。文中第 二自然写了邻居劝说养羊人,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就能分析出原因是不听劝告。

师:同学们猜到养羊人的心里去了,真厉害!你再猜猜他还有怎样的心理?

生:他还有后悔的心理。

师:这么多同学都猜到了,你们也够厉害的,你怎么知道的?

生: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了。

师:老师真不仔细,其实答案就在文中。只要认真读就能找到。咱们班还 有像我一样不认真的同学吗?

师:让我们齐读这则寓言的结尾。 (出示投影)

师:哪几位同学愿意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愿意当评委的同学请注意了。 (选择几位水平参差不齐的同学,不要让孩子产生老师只偏爱优等生的 错觉)

生:读得挺有感情的。

生:有的同学没跟上。 ......

师:谁再来试试?

师:我的评价对吗?

生:你的评价不太正确,他开始是固执,可后来他后悔了,接受了他人的 意见,从全文来说,对他的评价应该是知错就改。

师:还有那些同学和他们组的意见一致?(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你分析 得很正确,我接受你们的意见。 (板书:知错就改)

师:你们对养羊人很了解,当养羊人遇到这些事他会怎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