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材;课堂教学;二度加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们教师该如何恰当使用教材,使我们的英语课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呢?笔者在对《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使用中觉得:教师应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裁剪,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必要性

教材是用于组织教学的语料和范本,课堂教学基本都使用固定的教材。但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统一编写的,在实际运用中有很多不足之处。

1、教材的部分内容本身不太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

与以前所使用的教材相比,《牛津小学英语》增加了不少新的语言点和新语言的使用方法。体现了趣味性、生活性、多元智能性。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编写思路的《牛津小学英语》,要求学生在“以言行事”(Do things with words)的语言行为过程中逐渐掌握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编者在整个教材的编写和素材的选取上都下了不少的功夫。比如说课本上的插图基本上是类似于卡通的,正好迎合了现在学生的爱好,颇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这一点上就给了学生一个喜欢这一科的理由。况且,这些插图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模仿,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真是情趣盎然,非常贴近生活。然而,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过多考虑教材本身的系统性,部分语言要素和学生的需要要素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如:《牛津小学英语》3A第七单元的话题是“谈论衣着”。其实,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很少去注意同学的衣着打扮,谈论就更少了,而且在这个地方教学“my,your,his,her”对刚学英语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2、教材本身需要教师不断地去补充、丰富其内容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