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荆州市江陵县实验小学 王 石

为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本案执教者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采取“激趣设疑——操作探究——实践应用”三环节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一、激起设疑,纵横沟通,激活学生的思维

师:(课件出示)皮皮鲁周游世界后,发现汽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他突发奇想,制作了轮子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汽车。请看屏幕,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

生1:把轮子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汽车造成电动玩具小汽车,放在公园里,一定会吸引很多小朋友来玩。(众生哈哈大笑)

生2:轮子是圆形的汽车,行驶时平稳些;为什么其它轮子的汽车,行驶时七上八下呢?

生3:我也曾像皮皮鲁一样想过,我想问:为什么汽车都是用车轴连接轮子的中心呢?公园里的海盗船车轴就不是固定在轮子的中心,而是靠近边缘。

【评】“皮皮鲁奇想”可能人人都有过,只是一闪念而已。但有谁去真正想过为什么?另外,通过这一“奇想”,将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启迪学生回忆旧知识时产生联想: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能用认识直线图形的方法去探究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吗?这正是《标准》所说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圆有什么特征呢?(板书课题)同学们还记得: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时,是怎样找到它们的特征的?

生: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

师:好,同学们动手吧,老师要提醒一句:有什么新发现,一定要留心记下来哦。

【评]大胆“放”,促其“创”。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探究经验自主探究,让学生不断经历“猜想——验证”,促使认识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不断扩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如 “画一画”中,有的用“墨水瓶盖”印圆,有的动手用纸折叠出圆,有的用两支笔转回,画法各异,无不是大胆“想”后再动手“画”的杰作。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剪圆时要不断改变剪刀的方向,慢慢剪,否则不像一个圆?

师:那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圆是一个曲线图形。

【评】直与曲,在剪图形中体验出来,这种感受是言语讲授无法达到的。

生1:我发现把圆纸片不断对折时,对折的折痕总是一样长的(对折后不展开再对折,连续操作)。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