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一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丹娘”的坚强意志,更让我们敬仰革命先辈面对死亡从容不迫、不畏不屈的崇高革命精神,本文的一大特点就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学习时,要好好体会这些诗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渣滓洞的一些情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解、感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品悟、朗读、体会等方式来体会江姐崇高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的教学我在学生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同时鼓动一些同学去看《红岩》,在整体认知文本后,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后,直接抛出“江姐是人还是神”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抓住文本进行思考讨论。直奔主题,长文短教。没想到这一问激起千层浪,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好。很多同学都认为江姐是神,抓住两处“这不得什么”江姐面对丈夫被害时平静地说:“这算不得什么!”和面对敌人的毒刑拷打时说:“这算不了什么!” 我又反问,“这”各指的是什么?这真的算不了什么吗?两个问题抛下去,孩子都触动了,然后让学生在找出实际上丈夫的死和严刑拷打,尤其是面对丈夫的头颅,江姐是痛苦的,让学生划出描写江姐痛苦的句子,这告诉我们,江姐不是神,她也是人,她也有她的儿女情长,也有她的切骨之痛。那为什么她说算不了什么呢,因为在她的心中共产主义事业比这些重要得多的多,所以竹签子对她来说算不得什么,夫妻生离死别更算不得什么,她真的是一个真正的神呢!然后带着这样的认同请学生朗读文本,让学生的的情感得到适时的宣泄。

这样的一个流程,从“是人是神”------“是神”---“更是人”----真的是神(大写的)。通过老师凭借文本与学生进行激情的对话,让学生的情感和思维随着文本不断的碰撞、膨胀,这样的对话是灵动的,充满生命力的,是有智慧的,是荡气回肠的。这是我这节课,甚至是这学期最上的舒心的一个片段,也算是给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但是最后,我还是要反思,这堂课为了不破坏整堂课的节奏和结构,很多语言的性的东西有些忽视,而过多的强调情感性。 长文短教是否过于粗线条的处理文本,是否做到了真正的扎实,当个别学生的课堂情感出现偏差我应该这样引导,甚至能抓住这个生成点进行文本的再处理呢?这也是我在思考的,也觉得是自己在这堂课上或是我教学的技能上很大的欠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