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课:

何老师上的这节《11-20各数的认识》,在设计时充分了解学情,把重点放在理解“十是一个计数单位,10个一就是1个十,知道十几的组成”上,正因为有了正确的解读,才为一节课的教学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具体说,注重了这几方面。

1、注重创设生动有效的生活情境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激发学习兴趣。情境对低年级学生认识、理解和感悟数学尤为重要。创设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回忆,引起数学思考。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情境不宜过于复杂,而要力求简单有效,生动有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学习上来。

本课能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就通过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小熊开店,其他小动物来买铅笔,应该怎么拿铅笔这个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下面环节中又有去小熊家做客,要坐车、乘电梯、看电视、吃草莓等活动情境,学生在整节课置于生活问题情境中,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成了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学得生动有趣。

2、注重动手操作,借助数形结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活动以“动”促“思”,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进行探究。何老师的这节课分几个层次操作小棒:首先,让学生感知10枝铅笔的几种拿法,让学生明确一捆是十支,初步产生了10个一可以变成1个十的观念,为教学10个一是1个十打下了基础,初步有了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拿10根小棒,从单根的拿法和整捆的拿法的对比中进一步体会整捆拿法的优势,再教师演示把单个的十根捆成一捆的过程,让学生也跟着操作,通过“捆一捆”这个动作,再次让学生体会到10个一就是一个整体,接受并认可“10个一是一个十”,通过这个活动也使学生再次感受十进制,明确在操作中够10根小棒就可以捆成1捆,为今后计算中“满十进一”作铺垫。第三,让学生动手摆12根小棒,在摆的过程中再次让学生体会一捆代表的是10根和1捆一拿起来方便。第四,学生动手摆一摆11、15和学生自愿摆出十几,让学生体会11、15、十几的组成,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数的组成,接着通过老师带领学生添小棒的动作,引领学生思考“另一个十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够10根又要捆1捆,再次深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同时对2个十是20的体验也水到渠成。

3、注重对学生数感的培养。练习时何老师对培养学生数感的意识十分强烈:首先,读米尺上的数,按顺序(顺数、倒数),认识各数的顺序和学会用不同方法数数;再观察比较尺子上这些数排列的特点,再次让学生感受2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第二,在游戏中,让比14小的数、比14小1的数起立等找数形式,既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又感受数的大小关系;第三,估计物品(草莓、荔枝)的数量,加深对十几个这类数的体验;画画圈圈物品,建构10的模型,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当然,何老师还是位年轻的教师,课堂中还存在着不少不足,如 对于学生的发言不能及时评价引导等。下面希望各位老师能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