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3.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和讨论方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三、教学难点: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四、教学课时: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一)、面对困惑,激发斗志

1.展示P4.4题。

例如:钉上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上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阅读、解决问题,唤醒解决有余数除法的思维方法。

23÷5=4(件)……3(个)

答:能钉4件衣服,还剩3个扣子。

2.展示大数目,发现新问题。

例如: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面对要分的数目比较大,当我们再采取一次一次的分,继续利用学具来分是比较困难的,那怎么办呢?

(二)、探究问题,找到新起点

1.展示主题: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2.小组合作探究已形成的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是相同的。

即:55÷8=□(个)……□(个)

讨论:哪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呢?(试商的培养)

8×6=48

8×7=56

竖式中,商应该是几呢?显然商是6,也符合余数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梳理:如何进行试商?确定最后的结果,用余数来检验试商的正确性。

3.试商培养

练习P5“试一试。”

( )里最大能填几?

( )×8﹤44 7×( )﹤54

9×( )﹤62 ( )×6﹤40

( )×4﹤30 5×( )﹤48

练习“算一算。”P5(略)

梳理:试商的经验积累,通过练习有了正确的思维,一个数与除数相乘,结果最接近被除数,而且比被除数小,那么这个数就是要确定的下来的商。

验证的方法:余数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积累经验

完成P6中的“练一练。”

继续培养学生试商,以及正确的竖式书写方法,继续理解余数的意义。

第4题。32÷6=□(盒)……□(个)

答:可以装□盒,还剩□个。

第5题。22÷3=□(枝)……□(枝)

答:可以装□枝,还剩□枝。

(四)、反馈矫正,形成经验

正确评价学生把握的知识,指出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从而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五)、课堂小结

1.试商要有目的。

2.余数要比除数小。

3.单位书写、正确解答。

六、作业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