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宰着课堂,讲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学生只有“默默聆受”,不敢“交头接耳”。

把课堂的交给学生,教师退到学生的后面或一边去。教师与学生在角色转换之后,营造出一种和谐自主的课堂气氛,就解除了学生的那种压抑感。课堂成为学生自己学习的场所,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可以信赖的“向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究、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且把思维的触觉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发表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意见,会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勤于动手,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有疑难解决不了时,教师应适时加以讲解。不要匆匆推出结论,或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或是把结论直接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背。应“重过程,轻结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结论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受不到思想形成的过程,也很难清楚的理解全部情况。”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向导和学习伙伴,不能成为他们的保姆和代言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去主动获取知识,才是最好的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主动获取知识,是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源泉,为了寻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我一直在孜孜以求的深入研究,这不,我们学校在新学期一开始就认真部署了“课堂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我虽然已到暮年,但几十年来形成的性格还未完成磨退,上周四上午第一节课我请文科组全体教师一起观摩、探讨我执教的五年级《阳光。童年。骆驼队》。现把当时的课堂呈现给全体同仁:

一、歌曲激趣,揭示课题:

上课前,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注意歌词《送别》

1、 谁能说说歌词都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课题:冬阳 童年 骆驼队)

2、 这个题目与我们平常学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呢?(题目中三个词语之间有两个间隔符号)

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他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她那充满稚趣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