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幼儿的心理发展,离不开手和脑的活动,幼儿通过手的触摸、操作和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才能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内在联系,如在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中,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感知水为什么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变化,小水滴哪去了?水为什么会变成冰等?幼儿通过亲手实验操作,获得了直接经验,同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直接操作的机会,创设条件,让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的色、形、音、味、冷热、软硬、粗糙、光

滑等属性,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发现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有趣的磁铁》中磁力的存在,《大树和小花》中中植物的成长等等,幼儿在自己亲手操作活动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发展了各种能力。

四、让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

幼儿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知识经验逐渐丰富,认识能力得以提高,春天来了,我们带幼儿在旷野中放风筝,让幼儿感知春天大自然花开草绿的美景,我们还组织了幼儿去农村参加“摘桔子”的活动,金灿灿的稻子,黄澄澄的桔子,田园一片果实丰收的景象,使幼儿陶醉。在引导幼儿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究精神。

五、让幼儿积极置身于社会活动中。

要让幼儿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就必须使他们置身于社会中,在社会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情感,如在“小鬼显身手”这一主题中,我们组织幼儿参观了面包房,了解了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幼儿对面包师傅的劳动产生了尊敬感激之情,我们带领幼儿走进学校、超市,让幼儿在参观社会、接触各种职业地人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的体验,发展交际能力。

实践表明,幼儿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总是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因此在组织一切活动时,教师应当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动用所有感官,让幼儿在动中发展,要努力创造条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