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用引导语来启发幼儿积极思考问题及衔接各个教学环节。但教师若运用引导语不当,就有可能导向与自己初衷相悖的方向上。

【场景一】在一节大班图画书阅读活动上,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小鲸鱼回家》。

教师:小鲸鱼在沙滩上,小朋友看一下图,谁在帮它?

幼儿:一个小姐姐。

教师:嗯,小朋友再看,沙滩上有什么变化?多了些什么?

幼儿:多了一个游泳圈。(教师想引导幼儿看海水涨潮了)

教师:看远处,多了什么?

幼儿(没人说话)

教师:海水刚才还很少,现在这么多了,为什么?

幼儿:小朋友送小鲸鱼来海边,大海是它妈妈,看到小鲸鱼来了,妈妈就来了。

教师:海水就涨上来了。

【分析和思考】学前期的幼儿比较容易受暗示,特别是中班和小班的幼儿,本身就缺乏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容易跟随教师的引导做出对事物的判断及理解。教师问:“小朋友再看,沙滩上有什么变化?多了些什么?”这句话明确告诉幼儿,沙滩上多了一些东西。于是,幼儿就会不自觉地去找到底多出什么东西,而不是随着活动的开展自己发现沙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由于活动中教师反复使用这种具有暗示性的引导语,导致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在跟着教师的引导阅读绘本,而不是自己去发现和探索,去感受绘本所带来的奇特体验。

因此,在使用引导语时,教师应注意不要在问题中涵盖答案,更不要暗示幼儿回答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应提出客观的能引起幼儿深入思考的问题。

【场景二】在大班艺术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中,教师播放了一遍歌曲之后。

教师:这首歌好不好听?

幼儿:好听。

教师:老师特别喜欢这首歌,你们喜欢吗?

幼儿:喜欢。

教师:小老鼠怎么不高兴地摇头了?为什么?

幼儿:为什么?(幼儿不假思索地接着老师的话说)

教师:因为小老鼠把电话打到小猫家了啊。

幼儿:噢。

教师:明白了就跟我唱这首儿歌吧。

在活动结束之前教师又问:小老鼠厉不厉害,棒不棒?

幼儿随声附和:厉害,棒。

【分析和思考】在教学活动中,有些引导语往往是“正确的废话”。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如教师问:“这首歌好不好听?”“老师特别喜欢这首歌,你们喜欢吗?”等。这些引导语是教师在未经思考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实属多余。原因在于:第一,这些问题没有意义,并没有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第二,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关注幼儿的反应。教师若反复运用诸如此类的引导语,幼儿的思维就会变得麻木、机械。如:教师问“小老鼠怎么不高兴地摇头了?为什么?”时,幼儿仅仅是不假思索地附和了句“为什么”。幼儿的这一句“为什么”,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为什么幼儿在回答问题时不思考了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