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的故事》本文篇幅较长,时代背景离孩子们较远,因此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有难度。为此,我采用了多种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教师的导和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

1、补充资料,拉近距离。

课前推荐《红岩》这部著作,让学生提前去读小萝卜头的故事,观看小萝卜头的电影,课上我向学生介绍小萝卜头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对他有所了解,使学生能走进文本,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学生与文章所描写的时代距离,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2、抓住重点,品词析句。

文中人物小萝卜头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讲通过读文章来体会会有些困难,所以从具体词句入手,由学生自己分析,再来体会,降低了学习难度。教学中,我抓住几处最能体现主题的重点片断和词句,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想象,一步步揭示文章的主题,体会文中的情感。如在引导孩子们感受小萝卜头不怕苦时,启发想象:他在监狱里学习,要吃哪些苦?没有一个“苦”字,你是怎么感受到苦的?想象雨季来临小萝卜头学习的情境?滴水成冰的冬天又会是怎样?再如体会小萝卜头第一天学习十分努力,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景和小萝卜头进行对比:你刚学会写字的时候,都会写哪些字呢?小萝卜头第一天所学习的14个字,都有哪些字比较难写?有了这样的对比,以及前面学生所了解到的小萝卜头的生活环境是如此的可怜,心中不由得对这个小萝卜头可敬起来!

3、巧用课件,激发感情。

在教学“没有桌凳,小萝卜头就和罗伯伯席地而坐。”这句话的时候,当学生对于这种恶劣的环境有了一定感悟的时候,教师趁热打铁播放那寒冷刺骨的北风,学生立即在音乐声中将“席地而坐”这种艰苦朗读出来。又如在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通过影片的播放,让孩子们了解到共产党员的不屈不挠,也帮助学生了解文中的“共产党是好人”这句话!

不足之处:

1.留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长。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2.教师对于教材的内容的处理上还是有点琐碎,我想是不是以后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按照小萝卜头“可怜、可爱、可敬”这个思路进行教学。

3.处理“小萝卜头认真念了几遍课文,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直到把这14个字默写下来。”这句话的教学时,过程走得比较快,有点虚。